匿名用户
我的C位
一、链接详情:
1. 一年的链接,评分4.3(同类中算高的),650个评分。由于是私模,成本略高,质量也相对优秀,因此价格比同类产品高出约8美元。
2. 大部分广告活动的转化率大约在6%左右,表现时好时坏。考虑到这是一个年的链接,因此无效流量因素意义不大,基本已做了相关的调整。
3. 链接最好时排名在45位左右,稳定了约半个月。那时日均出单30单左右。
4. 近一个月排名在70到100位之间波动,日均出单10至15单,自然流量的订单占70%左右。
5. 主要的四个大词均在PC端首页,其中两个在手机端第二页,另外两个在第一页;该链接可拓展的长尾词较少,自然位则基本在PC端第一页。
6. 近两个月该链接的大词搜索量有所下降,目前两个搜索量大的词每月在20000左右。
7. 作为个人卖家,更加偏向于利润,因此不倾向于降价,然而持续的单量降低可能引发链条效应,例如IPI指数下降、关键词排名下跌等,导致我迷惑于应从哪些方面寻求突破。
二、已调整实操过的策略
1. 降价:曾将价格从29.99美元调至19.99美元,持续两天,整体出单轻微上涨,广告转化率也有所提高,但仍未达到预期幅度,因此又将价格调回29.99美元。
2. 广告策略:目前采用动态提高或降低的方式。关于广告位,尝试了调整竞价到搜索结果首页,持续三天,转化率与之前相差不大,因此取消了竞价调整策略。竞价水平略低于建议价,通过动态竞价策略调整,多个大词和长尾词均位居高评价广告前四名。
三、困惑
1. 若我的产品价格较高,导致广告活动转化率低,例如有时一天花费70美元广告费仅转化2、3单,为什么自然订单却有10单?因此广告效果不佳的本质是什么?
2. 尽管降价过10美元,单量差异不大,个人认为是由于私模产品原因(外观及高评分体现),买家对于这10美元的价格不太敏感,后期运营中是否可以不再过于关注价格因素?
3. 不同广告位效果差异是否真的如此明显?若排除产品、类目的差异,通常产品的共性特点都在搜索结果首页的转化率较高吗?我持续三天的钱烧到首页却未见明显效果,是因为时间太短未能积累足够的数据?还是我对广告位转化效果的理解太片面?
4. 针对目前的链接状况,若想进一步提升广告效果(主要是提高转化率),应从哪些方面着手?这些问题让我困惑已久,希望各位能提供一些实操性的建议,感谢。
精彩回帖:
捋了一遍,从四个方面分别回答广告表现、listing竞争力、产品本身、市场环境;思路是逐层分析。
1:广告表现
我猜想您是在进行手动精准广告投放,不然请指正,但数据汇总并不好分析,因为有表现好的广告组,也有表现差的,单靠汇总数据难以准确判断。
预算(每天90美元,需要查看单个广告组的实际投入情况)
CPC(均价0.63美元,但需按每个广告组不同分析,汇总数据难评估)
曝光量(老链接自然无曝光问题)
点击次数(每天平均140次点击)
变体(是否为最适合投放的变体)
以上是基本数据分析。
从结果出发分析:
Acos:35%
原因:
竞价较高:每次点击费用过高(可逐步降低竞价观察转化率变化,记录竞价与订单变化)
转化率低:需要更多投入以获得点击(转化率低可能因曝光位置不佳导致竞争不过竞品,或是链接竞争力不足)
点击率:0.33%
原因:
钱都花在产品页面,0.24%的点击率拖低了广告组表现(建议广告组竞价向下调整,优先投放在首页顶部,这样点击率必然会提高,然后跑一个月后观察整体点击率和转化率变化)。
转化率:6%
原因:
实事求是,6%的转化率的高低因品类及产品各异,难以定论。您需要查找市场的转化率水平。此外,进行产品交流或借助市场工具了解数值。
若偏低,需要测试:
1:逐步降价,降价需要时间观察转化率变化,一般观察一周或一个月最佳。以29.99美元为例,先降1美元,观察一周订单变化、数据反馈后再调整。
2:若降至市场低价且有基础的链接,需考虑产品市场容量问题。
广告数据分析全部完毕,接着分析广告组:
四个大词在PC端首页,两在移动端第二页,另外两在第一页,流量来源无问题。
2:listing竞争力
一年链接,4.3评分,650评价,私模产品能保持如此评分,非常优秀,问题应出在价格。
第3与第4点因链接的评分与评价数量较优,故暂定无问题,惟需掌握产品季节变化。
解决方法:
1:降低广告组竞价,将预算调整到首页顶部。
2:定价测试降价后的订单变化并记录,一周观察一次,找到出单最多的定价区间,计算利润并确定价格。
3:观察广告组情况,低Acos的组可增加预算。
4:运用SIF工具查询链接未排名靠前的广告词并单独推广,已靠前关键词则逐步降低预算和竞价。
关于广告效果差的本质,广告仅是增曝光,表现不佳说明曝光位置竞争力不足。
后期是否忽视价格因素,解决方法已述。
我建议在学习广告时,深入理解其底层逻辑,因应类目不断优化,终能形成个人广告理论,祝好。
匿名用户
我不结合您数据给出分析,希望您查看以下总结后自行得出分析角度与思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 不论分析哪个链接或产品,首要任务是做好产品定位。即依据产品的价格、质量及卖点综合判断其适当市场位置与预期单量,并确认单来源,例如自然单、广告单、站外单等。
2. 理清市场定位后,关注细节,例如为什么广告表现不佳,而自然单占比高。
(1)关键词:确定关键词相关度,利用同类产品报告或插件分析,排除打的关键词无效,再探索可推广的关键词。
(2)页面情况:确认关键词后,分析页面对比,细节决定成败。确保产品参数与竞品对比突出,重要卖点应展现优先。
3. 最后一条是价格,需开展促销及折扣活动吸引客户,出单效果受多项因素影响,优化方向应更细致与精细化。
匿名用户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