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选品维度探讨:关键考虑因素解析

匿名用户我的C位近年来逐渐把精力转到选品上,当我们考虑一个类目是否能做和是否值得做时,我们实际是在考虑什么呢?比如一些品类,整体量和趋势不错,毛利率和利润估算一番还不错,不是那种头部垄断型品类,单量分布相对均匀。从评分看,市场好像已经被满足,像这种类目还可以去做吗?切入点是很让人头疼的问题,至今没有总结出一套可行的判断方法和标准。

当我们选品时,我们应该从哪些维度去考虑?毛利率,利润,周转,竞争激烈程度,需求稳定性,未来趋势,侵权与否,可差异化程度,切入点?不是开发出身,不是勤奋三娘,更不是天赋型选手,只是一个普通的电商从业者的碎碎念……

今天刚好在规划新的赛道顺便说两句,题主的问题是如何衡量一个类目是否值得做。这里我们可以把衡量的维度分为三种,这三种其实也基本对应了我们做亚马逊经历的几个不同阶段应用的开发方法。

第一阶段:答主是16年进入跨境电商行业,姑且把2015-2018设定为第一阶段,也就是野蛮生长的开荒时代。如果有老卖家应该也还记得那个时间,做亚马逊和捡钱差不多,有些产品的毛利高达300%。我还记得当时推一款产品只需要一周至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推起来,当然也会有推不起来的情况,推不起来就下一个。最初的时候开发产品就是自己有什么做什么,或者知道哪个朋友或者卖家卖什么赚钱了,直接开干,最具现象级的代表就是K歌宝。

第二阶段时间来到2018年-2019年,这个阶段很多卖家赚的盆满钵满,很多都去深圳湾买了房子,这个阶段我称之为发展阶段。各个公司都在搞扩张,在深圳的各个角落都能听到做亚马逊能发财的声音,也是在这个时候亚马逊下游的服务商广告都打进了地铁。这些事件就开始为第二阶段的亚马逊埋下了伏笔。

第三阶段2021以后都可以算是第三阶段,中间还差了一个20-21,这个属于特殊时期,由于疫情的影响,跨境电商又迎来一波高潮。除了部分户外消费场景的产品以外,绝大部分产品都在这一波上升了一个台阶,并且迷失其中无法自拔。

最近一直在学习亚马逊以外的东西,无论你是否是这个行业的,是否是小白我觉得都适用。知无不言,金钱只是世界给我们打的欠条,只要你为这个社会提供了价值,就会得到一定的回报,或早或晚。

个人看法不喜勿喷,对于类目来讲实际上没有什么不能做的。一个类目可做不可做更多取决于公司的支持力度及运营水平能力。以今年上半年爆火的泳池机器人举例,前期投入的人力物力高达上千万。对于大部分的小公司来讲直接投入一个上千万的盘,而且还是一个未知的情况,这时候99.99%的公司都会直接放弃这个盘,对于他们来讲这就是垃圾品线。

但是对于做了这个品线的巨星科技来说,这是个中国卖家没有涉及到的品线,可以以中国制造的优势将原本平均客单价上千美刀的产品直接拉到二百美金的降维打击。所以,能不能做一个类目,关键在于公司的支持力度、资源配备,以及运营的能力。

发布于:2025-07-28 14:16:42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