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席卷Temu平台的合规风暴正在强势来袭,众多卖家反映平台近期对卖家资质审查进行了重大升级,业内普遍猜测,此次行动或与美国海关在年初大规模扣押假面单包裹事件有关。
本次升级的核心在于两大关键变化,精准打击卖家常见风险点。
首先,平台对资质滥用采取零容忍原则,若同一套资质文件被多个卖家账户共享,平台风险预警将立即触发。
其次,合作的工厂或制造商一旦被列入平台黑名单,所有与之关联的卖家店铺都会被追责,无一例外。
处罚力度十分严格,后果严重。轻则账户提现功能将被冻结(至少15天),并处以高额罚款,重则直接封店,多年经营瞬间化为乌有,已有大量卖家因此损失惨重。
另外,卖家需警惕低价资质带来的风险。市场上FCM材质合规检测报告的价格约为400元/份,若遇价格异常低廉的“服务”,可能是伪造资质。
不少卖家因想省小钱而购买假报告,最终不仅货款被扣,店铺被封,严重情况下落得血本无归。
更糟的是,欧盟新规的实施给卖家带来了额外压力。欧盟将取消150欧元以下进口商品的免税政策,并拟对每件入境包裹征收约2欧元的处理费,合规压力几乎完全转嫁给卖家。卖家们不仅要确保供应链的资质真实有效,还要应对新规的挑战,让不少卖家的压力倍增。
为了应对这场合规风暴,卖家们应建立独立的资质体系,这样虽然初期投入增加,但能有效规避连坐风险。若被牵连,之前的所有投入都可能毁于一旦,这样看来,独立资质的成本微不足道。
同时也必须严格审核供应商的资质真伪,对于依赖供应商资质的卖家,务必立即核查所用资质(尤其是检测报告)的真实性,避免被低价假证拖累。
卖家应正视合规成本,虽然合规代理服务费用比较高,但相比违规可能带来的巨大罚款与封店风险,这是保障生存的必要投入。中小卖家需要仔细评估,寻找可靠的合规伙伴。
此轮合规审查风暴标志着行业合规化进程的重要一步,卖家们需高度重视,立即自查、加固风险控制。风暴已来,合规者生,违规者危!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