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刚结束,卖家们就迎来了暴击!据悉,在5月3日的时候,有不少卖家收到关于北美站、加拿大站及欧洲站的相关邮件。
众所周知,会员日来临之前的一段时间,亚马逊的扫号行为呈现高峰,这已成常态。这一次又是亚马逊的大规模扫号。
北美站的卖家在邮件中被告知,其店铺违背了《商业解决方案协议》第3条,已有卖家的产品被下架,店铺被封。协议第三条是亚马逊上最严格的审核之一,主要用于确保卖家所售商品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有卖家反馈称“三家被扫了,收到一模一样的邮件,加拿大站和墨西哥站也被影响,不知道有什么办法能解决?”同时,询问“欧洲站的协议三因何原因被扫,我最近刚开通了一个美国账号并正在验证资料。”
亚马逊在邮件中指出需要更多的文件来验证卖家的身份。根据卖家们的反馈,此次扫号主要集中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刚注册不久的新账号,且没有任何发货记录或产品上架记录的店铺;二是长期未活跃的老账号,注册后没有登录或销售记录。
还有卖家表示,账户在10天内未完成基础设置被判定为“不活跃账号”或“违反平台政策”而遭停用。这部分卖家需要进行“二审+视频验证”的双重验证,而没有运营数据的账号基本会直接触发二审,通过率很低,不到5%。
视频认证需要法人配合,并询问与账号、产品、供应链相关的问题。只要资料真实有效,通过率较高。
对于加拿大站,亚马逊要求卖家强制进行身份验证,卖家需在收到邮件后的60天内完成此过程,否则账户将被停用。卖家需提交四份资料:法人身份文件、近3个月的银行对账单、法定代表人自我声明和受益所有人信息登记表。
加拿大此次身份验证类似于KYC审核,但流程更复杂,银行对账单必须显示完整账户信息,截图或部分遮挡可能导致拒绝。
在欧洲站则重点审查高龄法人的店铺,特别是超过65岁的账号。有部分卖家利用高龄人士身份更换多个账户,甚至存在避税的违规行为。
亚马逊要求这些卖家提交银行对账单和受益所有人信息等四类文件,若无法提供则面临停售风险。
显然,亚马逊正在逐步加大对账号的审查力度,“不活跃”的账号审查的时间界限已缩短。过去新账号需要3个月无订单才可能触发二审,现在仅需1个月内没有发货记录就很可能被标记。
面对日益收紧的政策,建议卖家在店铺账户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完成品牌备案、创建发货计划和产品上架等操作,以确保账户活跃度。
总的来说,此次亚马逊大规模扫号事件给卖家们敲响了警钟。在平台规则日益严格的情况下,卖家必须保持警惕,严格遵守合规运营。
对新注册的店铺,应迅速开展运营活动,避免因“不活跃”而被审查;对老账号,要定期维护,保持一定活跃度。同时,准备好相关文件,以应对可能发生的身份验证等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在亚马逊上实现长期盈利,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