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 5 月 7 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宣布对中国生产的热成型模塑纤维产品加征反倾销税,税率高达 477.97%,同时还对该产品展开反补贴调查。
此次被加征反倾销税的除中国外,还有越南,但越南企业加征税率最低为 0.76%,最高为 211.6%。
此次加征反倾销税是继 4 月 22 日美国对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等东南亚四国晶体光伏电池加征反倾销与反补贴税后,又一对中国制造和出口业的重大举措。根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时间表,针对中国和越南生产的热成型模塑纤维产品的反倾销税,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做出最终裁决后,最快将于今年 9 月 8 日开始实施并征收。
自 Temu 的 T86 小额免税政策于 5 月 2 日取消后,其运营策略随之调整,宣布停止平台从中国进口商品直售美国客户的全托管模式,仅保留本地仓发货的半托管商品。这一变化让不少亚马逊卖家惊喜发现,自家店铺销量开始回升。有卖家表示从周一订单就开始增长,提价后销量仍在提升。
卖家普遍认为,Temu 全托管模式关闭后,部分商品价格上涨,涨幅在 15%-377% 之间,消费者转向亚马逊寻找低价替代品,为亚马逊带来了流量,且美国本土卖家在仓储和物流成本上更具优势。
目前,关税加征已让美国企业叫苦不迭。亚马逊卖家 Wyze 晒出的税费账单显示,货值 16.72 万美元的探照灯,需支付 25.5 万美元关税,远超公司创始人年薪,他表示正努力将产品制造业迁出中国。美国鞋类行业也集体向白宫请愿豁免 “对等关税”,耐克、阿迪达斯等 76 个品牌联名致信,称关税加征已威胁到行业生存,导致产品进口成本大增,低价鞋类企业不堪重负,订单搁置,部分企业面临倒闭风险。
相比之下,中国企业积极应对。安可创新、致欧科技等通过市场多元化、产品涨价、供应链优化等策略化解压力,不少中小企业也在开拓新兴市场、进行技术创新。
关税新政下,中国跨境卖家海外建厂成功率超65%!
随着美国 T86 免税政策的终结,中国跨境电商卖家正加速海外产能转移,据最新数据显示,海外建厂的卖家成功率超 65%,且成功布局的卖家平均利润率回升 12%。
美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 年 Q1 中国直邮小包数量同比大幅下降 58%,而墨西哥对美国出口的小额包裹量却激增 217%,这一变化推动众多中国卖家前往墨西哥、越南等地布局产能。例如,深圳某头部 3C 卖家在越南设厂后,不仅避开了 25% 的额外关税,物流时效也缩短至 7 天,复购率提升 33%。
要实现海外产能转移的成功,有三大关键要素:
1,善于利用自贸协定红利,像宁波某家具企业借助墨西哥的 USMCA 原产地证明,将 60% 产能转移至墨西哥新莱昂州,单件产品关税成本从 14.5% 降至零。
2,构建弹性供应链,东莞电子卖家采用 “中国核心部件 + 海外组装” 模式,人工成本降低 40%,还保障了产品品质。
3,注重本土化运营,杭州服装卖家聘请当地设计师改良版型,退货率从 18% 大幅降至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