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的“删评风暴”再次来袭,7月这次行动被称为史上最为严厉!3C电子、家居和美妆等品类首当其冲,很多卖家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评论数量从3000多条骤降至个位数。
从卖家的反馈来看,这次大规模的删评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亚马逊有计划地推进评论合规化的整顿行动,其力度和速度让许多卖家感到意外!自2024年中至今合并的Vine评论、种子链接评论及VP评论,都成为此次清理的重点目标。
最近,不少卖家在社交平台上曝光了经Prime Day后,亚马逊进行的广泛评论清理工作,许多店铺链接的评论数量显著减少,有些链接的评论甚至减少了一半!这一消息迅速得到了众多卖家的认可。
众多卖家表示,这次删评的规模从未见过,以往最多掉几十条,现在一次掉就是几百条,给人一种只要违规就一定会被抓到的感觉。
“短短五分钟内就掉了几百条评论,评分变得非常糟糕。”
“美国站、日本站、英国站均未能幸免,冷门ASIN的评论数量从一两百条降至12条。”
有的卖家承认自己存在虚假评论行为,部分卖家还收到了亚马逊的警告信。不过,很多卖家连带着“Verified Purchase”(真实购买)标签的评论也被误删,未参与测评的商家更是感到“无辜躺枪”。
实际上,这种被删评现象并不冤屈,亚马逊的反作弊逻辑是:如果商家使用不安全的买家账号进行测评,即使是只做免评,一旦购买者中不安全买家账号的比例超过阈值,就会展开稽查。最轻的处罚是掉评,更严重的会删除全部评论,最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警告、封店等后果。
业内人士猜测,亚马逊或许已启用更智能的识别模型,能够对账号行为、评论结构等多个维度进行交叉校验,让违规评论无处可藏!
此次删评给卖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一些卖家的Listing评论从300多条锐减至40多条,数量大幅减少;还有部分卖家的Listing评分从原本的4.9星骤降到3星、2星,销量随之大幅下降。评论减少、评分下滑,成为现在亚马逊卖家的最大困扰。
“今天一看,评分全成3.0了,根本没法看。”
“一觉醒来,Listing从4.5分跌至2.0。”
“这次亚马逊的力度实在太大了。我看到我们类目里,有些链接掉评最为严重,从200条评论、4.9星,直接降至22条评论、3.9星。”
不过,在这场“扫评风暴”中,真人测评的评论却异常稳定。不少卖家表示:“真人测评的评论基本没有掉,之前花费心思做的测评终于没白费。”
实际上,每年Prime Day前后,亚马逊都会有类似的清理行动。今年也不例外。很多卖家从5月、6月开始就已有零星掉评,每天掉几条,直到近日的大规模爆发,导致销量持续大幅下滑。
此外,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美国站,日本站的卖家也未能幸免,有卖家一觉醒来发现店铺评论几乎被删除,惊呼天塌了。
合并变体操作也是此次清理的常见因素。有卖家表示,自己的店铺链接最近遭遇了类似的掉评情况,即便使用过亚马逊官方的Vine评论管理工具获取评论,也未能逃过被删的命运。
亚马逊曾发布Vine评论规则的澄清公告,强调不再因合并变体而自动累加评论数。由此,卖家此前通过合并子ASIN来增加评论的做法,已违反了平台规定,导致许多链接在合并Vine留评后,评论数量骤降。
高分评论被批量清理后,卖家的Listing综合评分也受到影响。随着AI识别模型不断升级,过去那些侥幸未被审查到的旧评论,未来也可能在二次回溯中被“处理”。
对卖家来说,面临的问题已不再是“要不要做测评”,而是“如何安全地做测评”?以及如何甄别可靠的服务商?
尤其在关键时期,选择错误的服务商可能会带来重大损失!选服务商时,务必要记住核心原则:安全比速度重要,专业比低价重要!
总之,评论生态的合规化已是不可逆的趋势。依赖旁门左道提升排名的方式只会加速店铺陷入困境,与其寻找平台漏洞,不如将精力集中在Vine计划、透明定价和优质售后等白帽手段上,用时间为店铺安全换取保障,用优质产品赢得良好口碑。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