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被视为“永恒爱情象征”的天然钻石,如今面临严峻的现实挑战。美国加征进口关税、培育钻石技术突破、消费者价值观改变,正在重塑整个钻石行业的格局。
关税扰乱供应链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成品钻石消费国,1989年1月至2020年8月的三十年间,美国一共从162个国家和地区进口成品钻石总值约4200亿美元。
支撑这一庞大市场的,是一条极其复杂的全球化供应链:钻石原石主要产自非洲,经中东、欧洲等地转运,在印度、以色列等国进行切割与加工,最后抵达美国市场。
这一链路对自由贸易环境高度依赖。当前,美国对钻石征收10%的基础关税已经对钻石供应链造成实质性冲击。而随着特朗普政府设置的关税宽限期即将结束,若额外关税正式生效,对整个钻石产业的冲击将进一步加剧。
技术颠覆稀缺性
相比关税带来的短期波动,技术进步对钻石行业的影响更加深远。数据显示,2024年4月份,培育钻石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56.8%。随着培育钻石技术的突破,培育钻石纯净度和天然钻石差距越来越小。
与需亿万年形成的天然钻石不同,培育钻石可在实验室中短期、高效地批量生产,肉眼几乎无法分辨,而价格约为天然钻石的20%——买一颗天然钻戒的钱,可以买五颗培育钻戒。
理性浪漫代替情感溢价
更本质的变化,源自消费者价值观的重塑。2024年,美国市场超过一半的消费者选择培育钻石作为订婚戒指。同时,天然钻石价格自2022年高点已下跌近60%。换言之,用三年前买一枚钻戒的钱,现在能买三枚。全球销量最大的珠宝品牌潘多拉于2021年就宣布停用天然钻石,全面转向销售培育钻石。
在新一代消费者中,“理性消费”成为主流选择,天然钻石在情感表达上的优势也相应减弱。
至美通快评
钻石行业的变局不仅是关税和技术的冲击,更是品牌与消费者心态的博弈。这场变革提醒跨境卖家:
1.供应链多元化:建立更灵活、可替代的供应链体系,通过多渠道采购和多区域仓储布局,确保货源稳定和配送时效。
2.技术创新:持续关注产品的创新升级,提升产品竞争力,打造差异化优势。
3.洞察消费趋势:顺应理性消费潮流,推出符合当地文化和消费趋势的产品,强化客户黏性。
本文为至美通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改编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在文末留言申请并获取授权。本文内容仅限一般情况讨论,并非构成任何商业或法律意见或服务。本文中所使用,引用的商标及图片如备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用于商业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