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水管(含废水管)是基于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RP)复合材料制成的非金属管道产品,以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树脂为基体,部分产品在纤维层间均匀铺设石英砂作为夹砂层优化结构强度。其核心特性体现在轻质高强与耐腐蚀性的完美平衡,能耐受酸碱盐等各类腐蚀性介质侵蚀,尤其适配工业废水、市政污水等复杂输送场景,同时具备良好的抗老化性与流体输送效率,在供水、排水、环保治理等领域形成对传统金属管道和混凝土管道的差异化优势。作为模块化成型的管道系统,其安装便捷性与使用寿命优势显著,使用寿命可达传统管道的 2-3 倍,运维成本降低 30% 以上,成为基础设施升级与环保治理工程的核心材料选择,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工业生产、船舶制造、污水处理等多元场景。

市场规模稳健增长,长期增长动力明确

据GIR (Global Info Research)调研,按收入计,2024年全球玻璃钢水管或废水管收入大约100420百万美元,预计2031年达到156730百万美元,2025至2031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6.6%。 核心驱动力来自全球基础设施更新需求与环保政策收紧下的废水处理工程扩容。分区域来看,亚太市场凭借新兴经济体的基建投资与环保治理升级,成为增长最快的区域市场,北美欧洲则依托存量管道替换需求维持稳定增长,行业整体呈现 “新兴市场增量 + 成熟市场存量替换” 的双轮驱动格局。

产品结构持续升级,应用场景不断拓宽

行业发展呈现明显的产品高端化趋势,环氧玻璃钢管、聚氨酯玻璃钢管等高性能产品占比持续提升,凭借更优的耐温性与耐压性,逐步渗透至高端工业废水处理、深海船舶输送等细分场景。应用领域从传统的市政给排水、工业输水,进一步拓展至化工废水处理、海水淡化、矿山尾矿输送等严苛环境,其中废水处理领域的需求增速尤为突出,占整体市场份额已超过 35%。企业年报显示,头部厂商纷纷加大高性能树脂与复合工艺的研发投入,产品定制化能力显著提升,能够根据不同介质特性、压力等级提供精准适配的解决方案,推动产品附加值持续提高。

竞争格局集中化,头部企业主导行业发展

全球市场已形成一批具备技术壁垒与规模优势的核心企业,包括 Amaintit、恒润集团、Sarplast、Hobas、Flowtite 等国际龙头,以及苏州久美玻璃钢、浙江德创环保科技等国内骨干企业。这些企业凭借完善的产能布局、成熟的销售网络与持续的技术创新,占据全球市场超 60% 的份额,行业集中度呈现稳步提升态势。从竞争焦点来看,技术研发与成本控制成为核心竞争力,头部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与产业链整合降低单位成本,同时依托专利技术构建竞争壁垒,中小企业则多聚焦区域市场或细分应用场景,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政府环保政策的持续加码与基础设施投资的稳定增长,将进一步放大头部企业的规模优势与技术优势,推动行业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

文章摘取环洋市场咨询(Global info Research)出版的《2025年全球市场玻璃钢水管或废水管总体规模、主要生产商、主要地区、产品和应用细分研究报告》,通过专业的市场调研方法深度分析玻璃钢水管或废水管市场,并在报告中深入剖析玻璃钢水管或废水管市场竞争者对美国关税政策及各国应对措施、包括区域经济表现和供应链的影响。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201697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