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展会翻译下来,发现很多销售没那么专业

daniela2
机缘巧合下接到一个陪同翻译,地毯式逛展,一家家搜过去,接触了很多业务,或者说展会的临时翻译。发现了其实展会上的业务同行们,并没有我以为的那么专业,甚至连称职都算不上。 1️⃣最大的问题是,在产品和证书上的沟通上,很多业务完全不懂他们这个产品到底有什么证书,比如被动窗的Passive House Institute证书,有些摊位的业务甚至不知道这是什么,零星听到几个产品词,就打了鸡血一样开始介绍自己的Passive window,还有客户问展厅上的样品是什么材质,一问三不知。我陪的那老头也是真性情,遇到这种情况直接扭头就走。 2️⃣最让人难受的是,听不懂、也不会说。做外贸的兄弟姐妹们,别的你可以不会,你们家产品总得会用英文介绍一遍把,客户问一些参数总得能答得上来吧,你知道你们答不上来,顾左右而言他说一堆废话的时候,做陪同翻译的我有多难受嘛。我直接说结论,怕你们不高兴。我翻译废话怕客户不高兴。真是要憋死我。 3️⃣网上最近讨论很多的老板要业务在门口吆喝拉客,客户也说这是富有passion的一种表现。但是广交会五天那么长,我又不是付航,哪儿来那么多passion。所以看到有些业务在摊位上两眼防空,我也算深有感受。但是确实能感受到客户对主动打招呼的摊位比较热情。 4️⃣展会后跟进的情况。我带的那个老头,遇到要加联系方式但是他不太感兴趣的,就直接扔给我,所以这五天我加了不下50个供应商。主动发目录的占四分三,发目录之后继续跟进需求的只剩四分一不到。有一说一,我个人对这四分一的业务比较佩服。 现在想想,也许是因为现在展会年轻的业务英文说的好但不懂产品,懂产品的老业务英文不行。但是真正被那个美国老头赞professional的 业务,也就那么两三个,其中还有一个英文并没有特好,只是在只言片语中,那个人能理解这个老头说的话,心有灵犀地拿出样品和其他资料继续介绍。
1天前 53阅读
琐事叨叨
回复(5)
  • 催全球
    不专业意味着失去潜在客户,失去大量订单,可以短期成功,不可能长久成事~
    3小时前
  • arusa.k
    你想想每年都用廉价白菜价,找一些毫不相关的临时翻译过来,数据又防控的要死,能有什么专业效果呢?
    1天前
  • Alex35
    还好吧,一般还是能听懂的,除非特别专业的听不懂
    1天前
  • Dan.Irvin
    因為以前都是在攤位玩手機就有下單,現在外國人少了,自己不爭取,就開始說尾國怎打壓、邪門歪道怎做,人好少,有部份是中介,沒有自家的廠房,這種只是賣弄激情,一問三不知,中介的本份也做不好,能力低就天天卷價錢,加個聯繫方式就是KPI了。這幾年,遇上太多這種參展的,這些有訂單只是純屬運氣,即使內銷沒有語言障礙,他們其實最基礎的銷售能力都沒有。
    1天前
    • N.mccullock
      确实,公司内部没有任何培训,直接上岗,全靠业务员自行摸索,到了摊位上客户一问就汗流浃背的不在少数。加之老板只会一再要求把价格压低,哪怕赔钱也没关系,这种洗脑的话术一遍遍说,结果可想而知
      1天前
  • Impo
    英语流利,办事专业,懂产品和业务的人不太需要出现在这里,这些人在头部出海大厂,去的是IFA和CES 。就像头部的足球运动员很少会出现中超,而是会在欧洲联赛
    1天前
    • TRACY.DONG
      没错,非常中肯的评价。对于To B来讲。广交会对于更像是老客户在这里碰头聚一聚,然后来看看其他家的产品。更多的是一些小一点的客户过来了解市场信息,比价,压价。真正相对高价值的客户在德国Ifal和美国的CES
      1天前
最新回答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