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很多亚马逊卖家反馈,他们遇到了一种新的商品状况投诉——残损投诉。这种投诉可以被视为亚马逊传统“瑕疵品投诉”的升级版。
与普通质量问题投诉相比,它对商品完整性和运输环节的审核更加严格,投诉判定的标准更贴近消费者在实际体验中的“可见性损坏”。因此,卖家需要特别关注。
关于“商品残损投诉警告邮件”的内容显示,亚马逊收到了买家的投诉,称他们从卖家处收到的产品有损坏,或与产品详情页的描述不符。具体来说,客户投诉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了部件损坏或其他损坏,例如裂纹、凹痕或撕裂。
亚马逊非常重视此类投诉,因为这些直接影响客户满意度及平台声誉,卖家的账户健康状况也会受到相应的违规信息影响。残损品投诉的原因与瑕疵品的原因大体相似,大多与产品自身有关,具体如下:
1. 产品包装方面:包装存在缺陷,如外箱抗压强度不足、未使用足够的缓冲材料、重要标识缺失等,导致产品在运输时缺乏有效保护,易因碰撞、挤压等受损。
2. 物流运输方面:物流环节中存在暴力运输现象,像随意扔、摔打包裹,或运输途中意外碰撞、颠簸等,造成商品损坏或丢失。一些特殊商品没有采用定制化运输方案,导致在运输过程中受损。
3. 产品本身质量方面:产品自身存在缺陷,比如有划痕、裂纹、凹陷等;功能不正常、材料有问题、使用寿命未达标,导致买家收到后觉得产品不符合预期;产品在打包时缺少零件,使产品无法正常使用。
4. 产品描述方面:买家收到的产品功能、用途与产品详情页描述不一致,产品说明书没有准确说明使用方法,导致客户无法正确使用产品。
5. 亚马逊仓库方面:客户退货后,亚马逊未仔细检查,外包装完好就将商品上架为可售状态,二次配送给新买家,而实际上商品有缺陷,导致新买家投诉。
6. 不可抗力因素:自然灾害、突发事故等因素导致商品损毁或灭失。
7. 恶意行为干扰:个别买家或同行卖家出于不正当目的进行恶意投诉。
上述情况是投诉的高发点,如果集中出现,容易触发平台的瑕疵品警告或其他商品状况投诉,对店铺信誉及运营产生负面影响。卖家收到残损投诉后,应该迅速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对店铺经营产生更大的影响。
关于申诉策略:申诉材料应包括供应商采购发票、双方确认的采购合同和收据、包装六面图、产品使用说明书、第三方权威机构的相关检测报告、退货报告及买家的具体投诉内容。如果涉及品牌或专利,则需提供相关证书。
申诉成功的核心要点有:资料充分、流程清晰、态度坚定。资料越完备,成功几率越高。申诉文件内容需针对投诉核心问题,确保内容与实际整改措施紧密相连,避免使用通用模板。
若初次申诉失败,应补充材料并说明采取的措施,通常会在1-3天内得到回复并恢复链接。
在提出POA时,应在开头表明文件主题,展示对此次投诉的重视,承诺采取必要措施以解决问题。
文件中应包含供应商与货源的可靠性证明、产品实物照片及相关资料、投诉原因的深入分析以及已采取的整改措施和未来的改进计划。
结尾处应表明态度,表达希望能得到改进的机会,并承诺定期报告整改进展,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最后,将包括POA、有效发票、采购合同等齐全的申请材料,按照平台要求的格式和方式,通过后台申诉入口提交,待审核。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