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站销售额突破500亿,卖家为何陷入折扣狂潮?

2025年Prime Day的序幕已经拉开,然而不少卖家还未准备好,就在“价格红线”前遭遇挑战。

据悉,今年亚马逊对参与促销商品的定价要求有了显著提高:折扣必须比当前售价或促销价低至少20%,同时也需符合与非Prime价、系统参考价、90天历史中位价等多个方面的对比,并且折扣价不得高于过去30天的最低成交价,更不能高于其他主流零售平台的同步售价。

虽然规则看似清晰,但其中实则暗藏复杂变量。平台虽然设定了规则,但系统后台的折扣判定机制却悄然收紧。

以往的Prime Day是“拼促销、抢流量”,而今年则更像是“卷价格、拼命打折”,同时还需随时应对系统报错带来的不确定性。

有卖家在社群中分享了Prime Day首日的真实经历:“在大促期间,亚马逊一直要求我们下调折扣。最初是20%,后来被要求调整到22%、25%,现在直接要30%。”该卖家表示,咨询了账号经理后得到的回复是“系统抓到了历史最低价”,但他质疑该解释:“现在系统要求的价格比我们历史最低价低很多,并且每隔半小时价格要求还在变化。”

他补充道,目前连Best Deal也受到影响,表示:“现在也是要求再降折扣,否则就不会给予标识,直接下掉。”在社群中,不少卖家对这种现象表示共鸣,分享自己遇到的“系统变脸”。

从卖家的反馈来看,目前Prime Day的促销设置正面临三大困扰:第一,折扣要求频繁波动;第二,历史最低价的计算逻辑不明确;第三,即便促销价格已提交且显示正常,也随时可能失效,标识消失或系统报错。

在这种机制下,卖家不仅需要让利,还需随时关注系统状态,面对促销政策时刻变化的挑战。而在大促的短时间窗口内,这种不确定性正成为最大的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后台系统不断提高参与门槛,前端的销售成绩依然不错。虽然不少卖家反映大促首日销量有所下滑,但整体的电商热度依然较高。

数据显示,2025年夏季Prime Day首日,美国线上零售额达到79亿美元,同比增长9.9%,创下今年以来美国电商单日销售的新高。这一数字不仅超过了2024年感恩节当天的61亿美元,也高于“网络五日”期间的任何一个周末日。

从类目表现来看,多个耐用品类销售表现良好,其中家电类销售额较6月平均增长135%,电子产品增长95%,家装工具类增长85%。Adobe指出,高价商品的销售份额明显上升,整体高价商品的销售占比提升了20%。

基于初日消费热度,Adobe预计2025年Prime Day四天期间,美国在线零售总额有望达到238亿美元,同比增长28.4%,或将再创历史新高。

截至目前,亚马逊尚未公布其销售数据,但其“带货效应”已经在行业中扩散。虽然整体影响力较往年有所下降,但在短期集中促销中,亚马逊仍能对北美零售产生影响,促使沃尔玛、Target及Best Buy等大牌合作,形成消费刺激的效果。

现在Prime Day的第二天已结束,卖家们的销量情况如何?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发布于:2025-07-10 17:35:32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问题,请联系平台客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