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如何影响小企业》指出,超4,000家受访美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信息滞后、成本高涨与前景悲观的困境。
1.信息滞后,决策失准
大量美国中小企业对关税政策缺乏准确认知,导致判断失误与应对迟缓,加剧了经营不确定性。
45%低估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税率;
超50%不清楚中国和加拿大已实施反制措施;
87%低估政策调整的频率;
即便是直接从中国进口的企业,也有36%误判关税税率。
2.成本高涨,转型受限
30%以上的美国中小企业已出现销售下滑或利润缩水。多数美企难以通过议价、转产或替代供应来化解关税压力。
超50%美国中小企业无法与供应商就关税上涨达成降价协议;
转向本土代价高昂,美国本土替代品价格普遍高出约25%,采购周期超过半年,近20%的美企找不到合适替代品。
“制造业回流”计划短期难以实现。
3.前景悲观,主动求变
美国中小企业对未来市场前景普遍持悲观态度,超40%的美企预计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将持续到年底。近80%的美企表示不期待政府提供实质支持,而是主动调整策略、寻找出路。常见策略包括:
提高产品售价;
减少对中墨供应链依赖,转向本土或东南亚等多元化渠道;
短期内压缩招聘与投资,维持运营稳定。
至美通建议 美国中小企业深陷信息滞后和成本高涨的困境,对中国跨境电商卖家是一个宝贵的战略窗口: 1.抢占信息优势,快速应变:利用信息差,动态调整选品和定价,以更快响应市场变化; 2.发挥供应链优势,稳定供货:短期内,美国制造业难以大规模回流,中国卖家可凭借成熟供应链和规模化生产优势,快速稳定供货; 3.强化本地履约,打造长期竞争力:从长期看,中国卖家应加速布局海外仓,强化本地履约能力,并通过差异化设计和品牌化运营,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本文为至美通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改编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在文末留言申请并获取授权。本文内容仅限一般情况讨论,并非构成任何商业或法律意见或服务。本文中所使用,引用的商标及图片如备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用于商业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