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距离工业无线电力传输是指在工业环境中,以无线方式在短距离(通常在几厘米到几米之间)传输电能的技术和系统。这种方法无需物理连接器或电缆,能够为旋转、移动或密封设备(例如机械臂、自动导引车 (AGV) 以及恶劣或难以触及的环境中运行的传感器)提供更可靠且免维护的电力传输。短距离无线电力传输采用电感耦合、谐振电感耦合或电容耦合等技术,可增强操作灵活性、减少磨损并提高工厂自动化和工业物联网 (IIoT) 应用的安全性。在工业 4.0 加速渗透的当下,这种摆脱线缆束缚的供电方式,正成为解决传统工业设备供电痛点的关键方案,尤其在设备频繁移动、环境复杂的场景中,其免维护、高可靠性的优势逐渐凸显,推动全球市场进入快速增长通道。

市场规模爆发:从 8 亿到 200 亿的增长奇迹

根据 Global Info Research(环洋市场咨询)最新发布的调研数据,2024 年全球短距离工业无线电力传输市场收入已达到 8.04 亿美元,而这一数字预计将在 2031 年飙升至 207.74 亿美元,2025 至 2031 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 14.9%。这一增长速度远超同期多数工业技术领域,背后既得益于全球工厂自动化率的持续提升,也离不开 AGV、机械臂等移动设备需求的爆发,以及工业物联网对稳定供电提出的更高要求。对于企业和投资者而言,这样的高增长赛道意味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盈利潜力,及早布局即可抢占行业发展先机。

产品与应用双轮驱动:技术细分明确需求场景

从产品类型来看,全球短距离工业无线电力传输市场主要细分为电磁感应技术和磁场耦合技术两大类别。这两种技术各有优势,电磁感应技术成熟度高、成本控制较好,在近距离小功率传输场景中应用广泛;磁场耦合技术则在传输距离和效率上更具优势,适合对供电稳定性要求更高的工业设备。而在下游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 EV 工程机械 / 车辆、港口 AGV 以及其他工业场景,其中港口 AGV 凭借自动化港口建设的加速,成为当前增长最快的应用领域之一,EV 工程机械 / 车辆则随着新能源工业设备的普及,需求逐步释放。清晰的产品与应用细分,为企业制定技术研发方向和市场拓展策略提供了明确指引。

全球玩家格局:头部企业领跑行业发展

当前全球短距离工业无线电力传输市场已聚集了一批具备核心技术和市场影响力的主要厂商,包括 DAIHEN、HEADS Co.,Ltd.、Omron Automotive Electronics (Nidec)、IPT Technology GmbH、WÄRTSILÄ、Bombardier、DAIFUKU、PANASONIC、B&PLUS、ABB、WAVE、Qualcomm 等。这些企业不仅在技术研发上持续投入,不断推出符合工业场景需求的新产品,还通过优化产品规格、调整价格策略来提升市场份额,同时积极布局全球不同地区的市场,其业务动态和发展战略直接影响着行业的整体走向。对于行业参与者而言,关注头部企业的动作,既能及时把握技术趋势,也能找到差异化的竞争突破口。

区域市场潜力:多地区协同增长

从区域市场来看,全球短距离工业无线电力传输市场的增长并非集中在单一地区,而是呈现出北美欧洲、亚太、南美中东非洲多区域协同增长的态势。北美和欧洲凭借工业自动化起步早、技术基础雄厚的优势,当前市场规模较大,且对新技术的接受度高;亚太地区则依托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制造业升级,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之一,尤其是中国港口自动化和工厂智能化的推进,为市场提供了强劲动力;南美、中东及非洲地区虽然当前市场规模较小,但随着当地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未来也将释放可观的需求。多区域协同增长的格局,为企业开拓全球市场提供了更多选择,也降低了单一区域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专业报告赋能决策:环洋咨询提供权威参考

本文所有数据和市场分析均源自 Global Info Research(环洋市场咨询)2025 年发布的《2025 年全球市场短距离工业无线电力传输总体规模、主要生产商、主要地区、产品和应用细分研究报告》。作为一家专注于全球行业信息挖掘、为企业提供市场战略支持的专业机构,环洋咨询的报告不仅涵盖了 2020-2024 年的历史数据和 2025-2031 年的预测数据,还深入分析了市场竞争态势、产业链动态、销售渠道以及驱动因素与阻碍因素,为企业 CEO 制定战略规划、市场营销经理拓展市场、投资者评估项目价值提供了全面且权威的参考依据。借助这份报告,行业参与者能够更精准地把握市场脉搏,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99171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