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情感分析
文章导读
    沉重的疫情持续,对跨境电商人来说,红利就在眼前,压力也正开始。跨境电商的“危”,首先在于平台政策的不确定。归根到底,跨境电商的“危”都来自疫情长期的严重的破坏,但疫情如一把双刃剑,也带来了行业新的风口与机遇。而7月中亚马逊美国、日本、欧洲站已经开始限制入仓数量,就印证了这个趋势。

    数据统计来自百度大数据报告

    疫情蔓延半年,全球超1500万确诊,美国近400万。沉重的疫情持续,对跨境电商人来说,红利就在眼前,压力也正开始。许多人在谈如何转“危”为“机”,实际上危就是危、机就是机,颠倒乾坤谈何容易,不只要大智慧和手腕,也得看环境和时势。

    大多数情况下,危机并存之时,首先要做的不是转换,而是先看清危险和机遇分别是什么。

    01

    2020年疫情下的跨境电商,就是“危与机”的经典范例,除了少部分超级大卖,大部分普通卖家需要做的是,在疫情的大迷宫中找到自己的出路。

    跨境电商的“危”,首先在于平台政策的不确定。如年初的口罩卖家,赚也口罩亏也口罩,只在于一纸新规之间。而国外标准法规的差异和信息的不对称,都在疫情的不确定下被随机放大。

    其次是渠道的不稳定。以美国市场为例,当大量的货物集中到港后,因为FBA和快递商仓库已饱和,没有多余空间和人工提货,货物持续积压在码头占用资源,下批货物到港持续排队,从提取到上架到配送,一环堵环环掉链子。

    最后是成本的不可控。从4月份包机价格一路飙升,到6月海运价格直上3000,7月直邮价格随之上调,卖家的成本不止商品成本,物流成本、仓储成本、退单成本等,都与这些不确定成正比。

    归根到底,跨境电商的“危”都来自疫情长期的严重的破坏,但疫情如一把双刃剑,也带来了行业新的风口与机遇。疫情“禁足令”让不会网购的人学习网购,让原本线下店的顾客转向网络购物,整个市场的蛋糕总量没变,变的是线下与线上的比例,一边死撑,一边撑死。

    拉取一份4月数据:亚马逊页面浏览量增长了50%,沃尔玛增长了91%,Target提高了68%,Best Buy上涨了114%,Costco上涨了221%……而且这只是短期的爆发,对电商来说,更具意义的是,疫情过后彻底塑造的稳定网购习惯。

    更让跨境人惊喜的是,海外市场电商的渗透率。举例如美国电商零售市场,2014年的时候只有6.4%,2018年14.3%,2019年16%,一直在缓慢爬坡,但到了2020年4月就飙到了27%,这是什么概念?就是美国电商两个月干了过去10年的业绩!

    02

    疫情早晚会消退,但电商不会随之疲软,与国内巨头厮杀的饱和市场相比,对中小体量的卖家来说,海外市场仍是一块大有可为的蓝海。

    铺货的时代肯定已经过去,跨境电商行业分工向高度专业化靠拢,“君子善假于物”,随着跨境市场的复苏,海外仓就是再也绕不过去的布局,作为一种海外仓储资源,越早布局越早受益。

    从短期看,后半年行业迎来旺季补货,物流链节点和卖家们压力将持续且进一步增大。

    下半年亚马逊把年中Prime Day推迟了10月左右,就好比把618推迟到了双十一,而且后几个月还有黑五、感恩节圣诞节,可以想象从头程到上架到派送的难度,可能要增大好几倍。而7月中亚马逊美国、日本欧洲站已经开始限制入仓数量,就印证了这个趋势。

    而E邮宝在进入7月后严重的延误和丢件,已让很多卖家伤筋动骨,考虑到疫情后买家对时效的更快要求,国内直发的体验显然要比海外仓本土发货差不止一条街。

    从长期看,整个行业迎来高速增长,跨境电商服务商将进入重资本投入的阶段,更多资本将流入这个风口赛道,而选择一个稳定、优质、靠谱的海外仓品牌,将让卖家在做大做强店铺路上如虎添翼。

    03

    结语:依目前疫情发展态势,加上后半年旺季影响,跨境卖家们的物流压力才刚刚开始,高位运费和渠道拥堵将成为常态,抓住7-9月的窗口期,稳住账号、合理备货才是今年的主旋律。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39425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