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救援机器人,作为一种在地面灾害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智能装备,主要承担着搜救、侦查、运输和辅助等关键任务,其应用场景广泛分布于地震、火灾、坍塌等各类陆地灾害现场。为了能在复杂恶劣的灾害环境中高效工作,这类机器人通常具备强大的越障能力,能够跨越各种障碍物到达灾害核心区域;拥有精准的环境感知功能,可实时监测现场的温度、气体成分等环境信息;支持远程操控,使救援人员能在安全区域对其进行操作;同时还具备自主导航能力,可自主规划路径完成任务。本次报告的统计范围包含了履带式、轮式、多足式等多种地面移动平台的救援机器人产品与系统,全面覆盖了该领域的主要产品形态。

据环洋市场咨询(Global Info Research)的调研结果显示,按收入计算,2024年全球地面救援机器人的收入大约达到4.77亿美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预计到2031年,这一收入规模将攀升至9.22亿美元。在2025至2031年期间,该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预计为 11.2%,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从产品类型来看,地面救援机器人可细分为履带式、轮式和多足式。不同类型的机器人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履带式机器人凭借其强大的地面附着力,在复杂地形中具有出色的通行能力;轮式机器人通常移动速度较快,适合在相对平坦的地面执行任务;多足式机器人则在越障方面表现突出,能够适应更为崎岖的地形,满足不同救援场景的需求。

在下游应用领域,报告重点关注了消防、救灾、石化、矿业、电力以及其他等领域。在消防领域,地面救援机器人可深入火场进行火情侦查和灭火辅助,减少消防员的伤亡风险;在救灾场景中,无论是地震后的废墟搜救,还是坍塌现场的人员搜寻,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在石化和矿业领域,可用于危险环境下的设备检查和事故救援;在电力行业,能协助进行电力设施的故障排查和抢修等工作,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报告还重点关注了全球范围内地面救援机器人的主要企业,其中包括 Magirus、Rosenbauer、三菱重工、德事隆、DOK-ING、LUF Ltd、Brokk、Shark Robotics、Angatec、EmiControls、Trypper、Leotronics、Club First Robotics、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宇树科技、中联重科、杭州云深处科技、徐工集团、山东国兴智能、上海务进消防安全设备、青岛澳西智能科技、上海强师消防装备、北京凌天智能装备集团等。这些企业在技术研发、产品生产和市场拓展等方面各有优势,共同推动着全球地面救援机器人市场的发展

本文参考了环洋市场咨询(Global Info Research)出版的报告《2025年全球市场地面救援机器人总体规模、主要生产商、主要地区、产品和应用细分研究报告》来撰写。如需了解完整报告可前往该团队官网进行查询,份报告内容全面且深入,聚焦于全球地面救援机器人领域,对总体规模、主要地区的市场规模、主要生产商的规模及所占份额、不同产品分类的规模、下游各主要应用领域的规模进行了细致调研,同时还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前景做出了预测。

环洋市场咨询(Global Info Research)作为一家专注于深挖全球行业信息、为企业提供市场战略支持的专业机构,始终秉持 “定位全球,慧聚价值” 的理念,为企业打造深度的市场发展分析报告。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92902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