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情感分析
文章导读
    当地时间 3 月 10 日,美国 Silicon ValleyBank 因资不抵债遭金融监管部门关闭。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金融保护和创新局当日宣布,已依法接管主要服务初创企业的区域性银行硅谷银行,并指派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为硅谷银行进行清算管理。硅谷银行资产规模迅速扩张。这是继硅谷银行后,三天内被关闭的第二家美国银行。

    昨天,硅谷银行相关内容,频频冲上热搜。

    当地时间310日,美国Silicon ValleyBank(硅谷银行)因资不抵债遭金融监管部门关闭。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金融保护和创新局当日宣布,已依法接管主要服务初创企业的区域性银行硅谷银行,并指派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为硅谷银行进行清算管理

    就在前一天,39日美国硅谷银行(SIVB,股价106.04美元,市值62.78亿美元)宣布其已完成约210亿美元规模的投资组合出售且因此在2023年一季度蒙受约18亿美元的税后损失,计划通过出售普通股和优先股募资22.5亿美元。消息发布后硅谷银行股价暴跌六成、美股银行板块普遍下跌。

    硅谷银行到底发生了什么?

    39日,总资产规模位列第16位的美国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宣布增发22.5亿美元新股,其中普通股12.5亿美元、5亿美元定向增发普通股和5亿美元存托凭证,以便投资于短期债券来修正自身资产负债表所面临的利率风险。随之而来的是,该行的众多客户将存款转移到其他银行,其股价暴跌60.4%。投资者担忧整体美国银行业的稳定性,四大商业银行股价走低——摩根大通股价下跌5.4%,美国银行跌6.2%,富国银行跌6.2%;花旗集团跌4.1%,美股与美债利率明显走低,三大指数跌幅都超过1.5%10年期美债利率回落7.3个基点。

    具体的原因来看,硅谷银行的主要客户集中于高科技企业和以及未盈利初创企业。在融资成本极低的时代,这些科技企业,尤其是初创科技企业获得了巨大融资支持。那些暂时用不到的钱,这些科技企业往往选择将钱存在硅谷银行。

    2020年美联储再度史无前例大放水,天量资金流向市场后,硅谷的科技企业手握重金却无处可投,于是都存到了硅谷银行。硅谷银行资产规模迅速扩张。

    该银行的资产和存款在2021年几乎翻了一番,然后,硅谷银行把这些钱,大部分投入了美国国债和其他政府资助企业的债务证券。从资产负债表上来看,硅谷银行在国债和MBS上带来的回报水平是1.49%1.91%,减去0.25%左右成本,完全能够盈利。

    不久后,美联储开始加息。利率上升导致收益率较低的现有债券价值下降。银行拥有大量此类债券(包括美国国债),目前正面临巨大的未兑现损失。

    再者,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导致去年以来美国IPO市场不景气,众多高科技初创企业不得不从硅谷银行持续抽走大量存款支持自身业务运营,导致硅谷银行存款流失加剧。

    是否会导致“雷曼时刻”重演?

    硅谷银行(SVB)创立于1983年,硅谷银行是专注于PE/VC和科技型企业融资的中小型银行。在一些科技企业的初创时期,因为高风险、轻资产的原因,很难获得商业银行的资金支持。对于风险投资机构来说,具有发展前景的科技企业尚且难以辨别,更勿论让经营信贷业务的传统商业银行来识别风险、提升综合收益,硅谷银行解决了这一系列难题。

    过去40年,硅谷银行是美国高科技初创企业投融资服务最活跃的金融机构之一。目前,硅谷银行资产管理规模达到约2120亿美元,位列美国银行业第16位。

    硅谷银行的倒闭,仅次于十多年前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华盛顿互惠银行(Washington Mutual)破产以来,最大规模的金融机构倒闭事件,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二大规模的银行倒闭事件。

    2007年的那场次贷危机从美国开始,蔓延至亚洲和欧洲,引发了自大萧条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由于自1847年成立的著名投行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倒闭。各大银行之间的联系紧密,全球金融体系发生连锁反应,导致数百万人失业。

    有人担忧,硅谷银行危机的蔓延,是否会导致“雷曼时刻”重演?

    又一家美国银行宣布关闭

    继上周美国知名的硅谷银行因挤兑事件破产,被美国政府的机构接管后,又一家美国银行——总部位于美国纽约的签字银行(SignatureBank——也于周日被美国政府宣布关门。当地时间12日,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和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因系统性风险,美国签名银行当天被纽约州金融服务局关闭。这是继硅谷银行后,三天内被关闭的第二家美国银行。

    从《纽约时报》的介绍来看,签字银行的情况与硅谷银行有些许类似,都是在周五突然因储户的恐慌情绪而遭到挤兑。该报称,虽然周日的时候该银行的情况看起来已经稳定了,但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为了避免出现波及更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还是决定介入该行将其关闭。该报还称,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已经采取了额外的措施去平息这一连串的风波,比如美联储周日就紧急通过了一项紧急贷款计划,以确保银行有足够的钱来兑付储户。

    美国其他中小银行步硅谷银行后尘

    在美国硅谷银行破产事件中,与大银行相比,硅谷银行的暴雷让美国中小银行在美联储加息背景下的经营困境浮出水面。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未来,若美联储继续收紧货币政策,存款增速持续下滑,或将有其他银行迫于无奈抛售。债券,进而侵蚀利润和资本,出现类似硅谷银行的情况。在这其中,存款稳定性相对较差的部分中小银行风险或更容易出现风险。

    有分析人士担忧,面对不稳定的负债端,美国其他中小银行可能会重走美国硅谷银行的老路,即抛售亏损资产筹措流动性,这又反过来削弱其利润和偿付能力,使其经营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谈及美国硅谷银行对金融和经济的影响,在一些投资者看来,美国硅谷银行的破产与自身资产错配的关联更大,美国硅谷银行目前的危机对金融系统其他部分的影响是可控的,不必太担心。

    由于国际日益严峻的经济政治形式,和饱和的贸易市场,使得维护一个账户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越来越高,更要承担账户随时被关闭的风险。例如最近破产关停的两所美国银行——美国硅谷银行和美国签字银行,但是与SVBSilvergate不同的是,大银行持有一系列资产,服务于整个经济领域的公司,从而能将任何一个行业的低迷给它们带来严重损害的风险降至最低。例如,美国摩根大通银行、boa银行、国泰银行等等.........

    但是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选择一个政治经济相对稳定的地方,进行银行开户,例如——新加坡

    新加坡既是全球第四大金融中心之一,亦是全球最强大的国际航运中心之一,新加坡拥有安全有序的营商环境,且政治稳定。全球数百家银行机构在新加坡设立分支机构,许多专业银行还可提供粤语、普通话、英语在内的语言交流服务。

    新加坡账户优势

    v新加坡的账户信息保密度高:新加坡金管局设⽴了严格的监管和惩罚机制,也有着⼗分严格的保密法银⾏⼗分注重客户的隐私权,严格保护客户账户信息

    v新加坡的外汇管制宽松,市场自由方便进行国际贸易的款项结算

    v多币种可选、货币兑换自由、转换汇率及手续费低

    v账户日常操作简便,网上银行直接进行交易

    v开户成功率高,流程简单。一般提供真实有效、足够的证件和业务合同即可,仍然可以视频开户

    v银行享有国际声誉,安全评级高,分支机构多

    v开户模式灵活,无需亲临,银行经理华人占比高

    v新加坡银行安全指数⾼,新加坡三大本⼟银⾏均在 全球最安的全商业银行排名(The 50 Safe stCommercial Banks)中,星展银行全球第 4 亚洲第⼀,华侨银行全球第 5,⼤华银行全球第 7,也是亚洲前三名。

    v新加坡金融市场稳定,全球第四⼤外汇交易中⼼心,有着独⽴的⾦融市场管理体系,进⾏离岸财富管理,分散货币风险

    新加坡银行开户条件

    新加坡银行的开户条件大致有以下几种:

    v居留身分:有些账户是只向新加坡公民/永久居民提供,有些则是短暂居留(就业/留学)的外国人都可以申请。

    v年龄限制:日常用的往来账户通常要求18岁以上,储蓄账户则通常要求15/16岁以上。

    v初始存款:开户时必须存入的一定金额。

    v最低账户结余:账户结余需维持一定金额,否则银行可能会收取低结余服务费。

    新加坡银行帐户开户文件

    在新加坡银行开户一般需要准备以下文件:¹

    v有效护照

    v有效签证(例如Employment PassStudent PassDependent Pass

    v3个月内的住址证明(例如电话费账单、银行月结单、政府信件)

    v在每个税务居住地的居留身分证明和纳税证明

    v在学证明或工作证明(例如取录信、学生证、新加坡有关部门发出的IPA

    vSingpass 电子身分证(只适用于网上开户)

    新加坡银行的开户流程

    1、资料提交: 基本资料表格填写(CHECKLIST开户开申请书)、证件提交(身份证\护照)、开户中请书需签字原件寄送至新加坡。

    2、电话复核: 新加坡客户经理根据客户所提交的CHECKLIST,电话与客户核实开户意愿以及客户填写资料信息。

    3、开户受理: 银行总部接收到开户申请书原件后开始受理开户业务。

    4、开户完成: 开户完成后将EMAIL通知客户。

    5、开户激活: 客户收到银行卡银行卡密码信封按照操作指引完成银行卡激活。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23224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