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是不是证书?
MSDS证书是物质安全数据表的简称,MSDS证书是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的中文全称。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证书是《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所要求的,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证书是一份关于化学品物理危害(例如:燃、爆等),健康危害(例如急性毒性、眼刺激、皮肤刺激等)和环境危害以及化学品安全使用、泄露应急处置、主要理化参数、法律法规等方面信息的综合性文件。作为用户的一种服务。生产企业应随化学商品向用户提供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证书,使用户明了化学品的有关危害,使用时按照其说明书内容自主进行防护,起到减少职业危害和预防化学事故的作用。MSDS不是一个检测或认证的概念,而是一份技术性文件。
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证书的第15部分是法规信息。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证书该部分应标明使用本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证书的国家或地区中,管理该化学品的法规名称。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证书提供与法律相关的法规信息和化学品标签信息。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证书提醒下游用户注意当地废弃处置法规。
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证书的第16部分是其他信息。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证书该部分应进一步提供上述各项未包括的其他重要信息。例如:可以提供需要进行的专业培训、建议的用途和限制的用途等。
二、哪里做MSDS证书物质安全数据表?
哪里做MSDS证书物质安全数据表?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法:
首先,MSDS是可以企业工厂自己制作编写的,但是企业工厂自己编写MSDS前提要熟悉国际的法规,经常遇到好多客户自己制作编写的MSDS报告商检不过关,导致产品出货出不了,有的工厂甚至在网上套用一些别人的公司做的MSDS报告,内容很简单,法规不对,这样容易出问题。如果企业工厂在没有专门熟悉这块的工程师情况下,建议要第三方检测机构来办理,第三方实验室做这个报告费用也不高,不要为了省下几百元钱去冒这个险。
编制不同语言MSDS报告:中文、英语、日文、韩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荷兰语、泰语、马来语等。
编制MSDS报告还需要制作GHS标签。
所以哪里做MSDS?国内办理MSDS报告一般都在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来办理。
三、N-二乙基苯胺MSDS认证
国际上主要国家执行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法规标准如下:
a) 联合国版: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
b) 欧盟版:欧盟REACH法规和CLP法规;
c) 中国版:中国GB/T 16483-2008、GB/T 17519-2013以及GB30000.X-2013系列标准;
d) 日本版:日本JIZ Z 7253:2012标准;
e) 美国版:美国HCS-2012标准。
f) 加拿大版:加拿大Hazardous Product Regulation 2015版(HPR法规);
g) 新西兰版:新西兰Hazardous Substances and New Organisms Act 1996(HSNO法)。
【基本信息】
N,N-二乙基苯胺(CAS:91-66-7)
别名:二乙氨基苯
英文名:N,N-diethylaniline;diethylaminobenzene
【主要用途】
用于染料中间体、乳胶促进剂、制药、农药等,二乙基苯胺主要用于生产偶氮染料,三苯基甲烷染料,可制备碱性艳绿、碱性紫、酸性湖蓝V等;也是制药工业、彩色影片显影剂的中间体。用作分析试剂和检测锌和锰。
【各国GHS分类】 (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二部分化学品危险性分类)
中国(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附件: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
危险性类别 | 危险说明代码 |
急性毒性-经口,类别3* 急性毒性-经皮,类别3* 急性毒性-吸入,类别3*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2* 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类别2 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2 | H301:吞咽会中毒。 H311:皮肤接触会中毒。 H331:吸入会中毒。 H373:长期或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 H401:对水生生物有毒。 H411: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
日本NITE分类(NITE Chemical Risk Information Platform (NITE-CHRIP)):
危险性类别 | 危险说明代码 |
易燃液体,类别4 急性毒性-经口,类别4 急性毒性-吸入(粉尘,烟雾),类别4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单次接触,类别2(中枢神经系统)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发福接触,类别2(血液) 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2 | H227:可燃液体。 H302:吞咽有害。 H332:吸入有害。 H371:可能对器官(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伤害。 H373:长期或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血液)造成伤害。 H411: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
欧盟CLP分类:
危险性类别 | 危险说明代码 |
急性毒性-经口,类别3* 急性毒性-经皮,类别3* 急性毒性-吸入,类别3*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2* 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2 | H301:吞咽会中毒。 H311:皮肤接触会中毒。 H331:吸入会中毒。 H373:长期或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 H411: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
注:表中标记“*”的类别,是指在有充分依据的条件下,该化学品可以采用更严格的类别。例如分类为“急性毒性-经口,类别3*”,如果有充分依据,可分类为更严格的“急性毒性-经口,类别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