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关税执法即将全面升级
随着关税税率提升及美国政府加强对本土企业的保护,海关法律法规(包括逃关税行为)的民事与刑事执法将显著强化。美国司法部刑事司新任司长Matthew Galeotti在5月12日的备忘录中,将"包括逃关税在内的贸易及海关欺诈"列为对美国"最紧迫的威胁"之一。更早前(2025年2月),美国司法部商业诉讼局副局长Michael Granston在演讲中将"追缴进口商品关税"列为新执法重点的典型案例,并重申打击"非法对外贸易行为"将是美国政府的优先事项。
根据Galeotti备忘录:"包括逃关税在内的贸易欺诈者企图规避保护美国消费者的法规,破坏美国政府创造就业和增加国内投资的努力。对此类行为的追诉将确保美国企业在全球贸易中获得公平竞争环境。"该备忘录还将逃关税纳入美国司法部举报人奖励计划范围,对提供线索导致美国政府成功追偿的举报人给予金钱奖励。
二、美国政府关税政策框架
美国政府实施或拟实施的关税税率将达到百年最高水平,这将极大刺激进口商规避高额关税的动机。
具体措施包括:
对华基础关税曾达145%,现为30%。美国财政部长称,中美有望在8月12日截至日前达成贸易协议。
69国家及地区"对等关税"(10%-41%),美国时间8月7日凌晨00:01正式生效。
其中对墨西哥25%关税、加拿大35%关税(USMCA合规商品可获永久豁免)。
全行业10%最低关税。
全球性钢铝及汽车25%特别关税。
三、美国关税征管核心流程
预申报:进口商通过电子系统向CBP提交货物价值、HTS编码分类及原产地信息。
到港查验:海关随机抽检货物与申报一致性。
正式清关:通过CBP 7501表格二次申报(含法律效力声明)。
关税缴纳:10/30日内支付(可直接或通过报关行支付)。
后续审计:CBP对部分交易进行关税追缴审计。
四、典型逃税手法及法律后果
五、美国司法部新型执法工具
《虚假申报法》"反向索赔"条款
三倍欠缴关税+单笔$28,619罚款;
允许举报人提起qui tam诉讼(最高获赔款30%);
刑事调查手段:大陪审团传票/搜查令(19 U.S.C. §1592不具此权限)。
适用罪名包括
电信欺诈(20年监禁,18 U.S.C. §1343)
共谋罪(5年监禁,18 U.S.C. §371)
IEEPA违例(20年监禁,50 U.S.C. §1705)
六、企业合规建议
建立原产地文件三级审核机制;
设置关税申报"四眼原则"复核流程;
定期进行贸易审计(建议每季度抽样检查)。
至美通快评
美国政府将关税执法视为经济安全的核心议题,执法范围已从直接进口商延伸至供应链上下游。建议相关中国企业在90天关税暂缓期内尽快完善合规体系,防范后续可能出现的"长臂管辖"式执法风险。
本文为至美通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改编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在文末留言申请并获取授权。本文内容仅限一般情况讨论,并非构成任何商业或法律意见或服务。本文中所使用,引用的商标及图片如备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用于商业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