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客户沟通的过程中,发现不少朋友对广告策略不是很了解,经常是只用最常规的ABO广告搭建,甚至有些都不知道ABO和CBO是什么,其实Facebook广告的玩法策略还是比较丰富的,今天这篇文章就帮你搞清楚ABO、CBO和ASC广告他们都是什么,以及如何打出组合拳,实现广告效果最大化。
什么是ABO?
ABO是广告组预算,在这种模式下我们可以为每个广告组设置自定义预算,并根据广告组表现进行手动调整。这种模式的好处就是可以自主把控预算,比较灵活,也是最常用的一种广告测试方式,缺点就是比较依赖投手的能力,什么时候该加预算,什么时候该减预算或者关停,需要有个正确的判断,错误的调整预算只会让广告效果越来越差。
ABO怎么用?
ABO对预算可控性高,适用于小成本测试广告素材或受众,具体操作如下:
1、测素材和受众
一个广告系列下,多个不同受众的广告组,每个广告组使用相同受众,测试不同素材,可以快速测出最优的“受众+素材”组合。
2、单独测素材或者受众
当你有一个确定是很好的受众的时候,可以采取一个广告系列下面一个广告组(受众A),多条不同素材广告的形式进行测试。同样的当你有一条不错的起量素材的时候也可以采取一个广告系列下面一个广告组(素材A),多条不同受众广告的形式进行测试。
3、评估标准
给每个广告组每天10-20美金预算,让每个广告组至少跑满一天,如果有出单那最好,没有出单重点关注这几个指标:
l CPC(点击成本)和CTR(点击率),这两个个指标反映了素材对用户的吸引程度,点击率和点击价格都还不错,至少说明素材是ok的,可以继续跑再观察一下
l 加购率和加购成本,如果有加购,说明受众是精准的目标用户,加购率比较好但一直没出单可能是产品价格或者运费的问题
其余点击差加购也没有的广告就可以直接关停,留下几组有潜力的广告跑2-3天后再进行筛选
什么是CBO?
CBO是广告系列预算,即给广告系列设置一个总预算,系统会根据算法优先将预算分配给最有潜力的广告组,这种模式的优势是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将预算集中给最优秀的广告,缺点是会导致其他广告没有跑量机会,无法判断效果。
CBO怎么用?
CBO比较适合用于你对素材和受众都比较有把握的时候,比如用ABO测出优质受众和素材组合后,可以单拉出来创建一个CBO广告组,给一个较大的预算跑。
CBO注意事项
CBO不能调整单个广告组预算,如果有广告组效果比较差可以直接关停,不要因此去调整CBO的预算,避免影响其他优质广告组。可以借助尤里改自动化广告投放工具,在后台优化器中设置自动优化规则,关停效果较差广告,减少人为盯盘压力。
什么是ASC广告
ASC广告的全称是Advantage+ Shopping Campaigns,顾名思义只能用于购物广告,在这种模式下广告创建的多个步骤都被自动化,比如受众,版位,都将由AI自行决定。前几年ASC广告刚出来的时候效果确实不太好,以至于很多人一直没有用过它,但随着Meta算法的持续优化和成熟,现在ASC广告的效果和稳定性也有了不错的提升。
ASC广告的适用场景
ASC广告需要给与AI尽可能大的探索空间才能有效果,这就意味着它需要有更长的测试周期,更多的测试金,以及更丰富的素材组合。如果你预算不多,素材也就两三条,那么AI探索就很难有突破,直接用ABO测就行了,要让ASC广告达到最佳效果,可以这样操作:
1、素材数量
每个产品至少4-5个素材,建议图片+视频+目录混合搭配,让系统可以多样化的去搭配不同创意组合。
2、产品数量
ASC广告可以多产品测试,系统会根据用户的兴趣为他推荐适合的产品,ASC广告最多可以上150个素材,完全够我们打“产品+素材”组合拳,比如10款产品,每款5个素材的组合,也只占用了50个素材量。
3、测试周期
官方的建议周期是7-14天,但肯定不能等7天后再去调整,预算扛不住,以我们的经验来说,能扛过3天基本上趋于稳定了,所以2-3天内如果有表现不好的广告占用预算较高,我们就可以手动干预。在ASC广告中预算由系统自动分配,可能有些广告roas比较优秀但跑量不多,这种情况我们也要及时把效果比较好的广告单独拉出来跑,给它更多的预算。
搞清楚ABO、CBO和ASC广告的用途后,就可以自行组合不同的投放策略,最常见的就是ABO测试+CBO扩量,也可以ASC测试+ABO/CBO扩量,或者ABO/CBO跑出稳定人群模型后,ASC大量上素材和产品扩大投放规模。
Meta在不断更新Facebook广告的功能和算法,作为投手也要与时俱进去学习更新的投放策略,未来广告投放方向会逐渐从人为干预的“精细化”转变为机器学习的“自动化”,只会基础操作将会失去价值。想学习更多Facebook广告投放干货可以关注我们,需要Facebook广告二/三不限账户和自动化广告投放系统的也可以添加客服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