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镍氢电池IEC 62133测试详解 

随着电池产品出口市场不断扩大,企业对电池的认证合规的重视日益提升。今天为大家解读IEC 62133标准,助力电池制造企业顺利通过国际认证。

一、标准概述与发展历程:

IEC 62133 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含碱性或其他非酸性电解质的便携式密封二次电池安全要求》标准。它不仅是锂电池和镍氢电池进入国际市场的关键安全认证标准,更是产品获得 CB证书 和 CE认证 等国际认可的重要依据。

2017年,该标准进行了更新,细分为:

IEC 62133-1:2017(镍系电池)

IEC 62133-2:2017(锂系电池)

新版标准更全面地涵盖了电池的电气、机械和化学安全方面,对过充、过放、短路及热失控等危险情景提出了严苛的测试要求。

二、标准适用范围:

IEC 62133标准适用于所有便携式密封的二次电池及由其组成的电池组,具体包括:

2.1 电池类型:

锂离子电池 (Li-ion)

锂聚合物电池 (Li-Po)

镍氢电池 (Ni-MH)

镍镉电池 (Ni-Cd)

2.2 应用领域:

手机电池

笔记本电脑电池

手持工具电池

可穿戴设备电池

其他便携式电子设备用电池包

对于锂离子电池,IEC 62133-2 更是从电芯级到电池组级,详细规定了在合理可预见误用条件下的安全要求。因此,企业在设计和生产电池时,务必深入理解并积极准备相关测试。

三、IEC 62133核心测试项目解析(来自Yuan897521954):

通过以下测试,确保电池产品在各种条件下都能保持安全稳定:

3.1 基础安全要求验证 (第4 & 5章):

参数测量公差 (第4章):确保所有测试仪器的精度符合标准要求,例如电压测量精度需达到 ±(0.5%读数+1位),温度测量精度为 ±0.5 °C。所有设备必须经过国家计量认证并定期校准。

一般安全考虑 (第5章)

绝缘电阻测试:正极对任何外露金属或电池壳体的绝缘电阻需 ≥5 MΩ (直流 500 V)。

内部接线检查:确保内部线缆规格、机械拉力及电气负荷均符合安全标准。

通风释放机构验证:确保电池内部压力达到 150 kPa(±10 kPa) 时能自动开启释放阀,且释放流量 ≥0.1 L/s。

保护电路功能测试:验证过压(充电电压达到 4.35 V±0.05 V 时动作)、欠压(放电电压降至 2.5 V±0.05 V 时切断)和过流保护(放电电流 ≥3×In 持续 1 s 时切断)的有效性。

端子及极性标识检查:检查端子间距 ≥5 mm,标识清晰耐磨,接触电阻 ≤50 mΩ。

3.2 锂电池系统专项测试 (第8章)

3.2.1 充电程序测试 (8.1)

常规充电 (8.1.1):在恒流/恒压模式下(如 0.5 C 恒流至 4.20 V 恒压,终止电流 0.05 C),电池不应出现过热、膨胀、漏液、起火或保护电路异常。

滥用充电 (8.1.2):以 2 C 恒流充电至 75 °C 或 1 h,电池不应出现火焰、爆裂或危险性泄漏。

3.2.2 预期使用测试 (8.2)

恒压连续充电 (8.2.1):在恒压 4.20 V 充电至电流下降至 0.05 C 后再持续 1 h,电池不应起火、爆炸、漏液或过度鼓胀。

高温壳体应力测试 (8.2.2):充满电的电池在 70 °C 环境下放置 1 h,外壳无开裂、无塑性变形,内部组件无外露,且绝缘电阻 ≥5 MΩ。

3.2.3 可预见误用测试 (8.3) - 核心安全验证

这部分测试旨在模拟电池在实际使用中可能遇到的极端情况,是认证的重中之重。

外部短路测试 (8.3.1 & 8.3.2):分别针对电芯和电池包,在 −5 °C 和 50 °C 环境下,使用约 80 mΩ 的电阻进行短路,持续 24 h 或直至温度显著下降。此测试验证电池在短路时能否及时切断电流,防止过热、起火或爆炸。

自由跌落测试 (8.3.3):将充满电的电芯或电池包从 1.0 m 高处自由跌落到混凝土地面 3 次。评估电池在冲击下的机械完整性和安全性,防止内部短路或破裂。

热滥用测试 (8.3.4):将电芯置于 130 °C 高温中,持续 10 分钟(大电池 30 分钟)。验证电芯的热稳定性和安全阀性能,防止热失控、起火或爆炸。

挤压测试 (8.3.5):对电芯施加最大 13 kN 压力,或直至电压下降或变形达到初始尺寸的 10%。验证电池在极端机械压缩下的安全性,防止内部短接引发热失控。

电池包过充电测试 (8.3.6):以制造商规定充电电流的 2 倍进行恒流充电,充电电压 4.2 V,持续 24 小时后静置监测 7 天。检查电池包保护电路的可靠性,防止过度充电引发的化学反应和热失控。

强制放电测试 (8.3.7):针对电芯进行反向充电 90 分钟。模拟串联电池中单体电芯异常放电的极端情况,防止电化学结构破坏。

振动与冲击测试 (8.3.8):电池包充电至 50% 电量,进行 6 h 多轴向振动(频率 0−200 Hz)和 36 次多方向冲击(150 g, 6 ms)。确保电池在运输和使用中的机械结构稳固,无外壳开裂、电芯连接松脱或保护电路失效。

四、特殊地区要求:强制内部短路测试(第 8.3.9 节):

等特定市场,IEC 62133-2:2017 Clause 8.3.9 增加了强制内部短路测试。

测试方法:将充满电的电芯静置后,在正负极之间插入直径 50 μm±10 μm 的镍粉或不锈钢微球,并在短路点施加 400 N 或 800 N 的机械压力(视电芯形状而定)。

判定标准:测试过程中及结束后 1 h 内,电芯不得出现火焰、爆炸、持续烟雾或显著气体释放,且外壳无破裂、无液体泄漏。

以下是电池专项测试项目图

五、信息安全要求(第 9 章):

根据 IEC 62133-1/-2:2017 第 9 章,电池生产商需向设备集成商提供完整的安全设计文件,至少包括:

电压:Vch‑max 4.20 V ± 0.05 V;Vd‑min 2.50 V ± 0.05 V;

电流:Ich‑max 1 C;Id‑max 3 C;过流3.5 C ≤ 1 s;

温度:–20 °C ~ +60 °C;充电0 °C ~ +45 °C;

充电:推荐CC/CV;高湿、高海拔避免;

图示:放电曲线、BMS接口、警示符号。

七、标识要求(第 10 章):

基本:制造商、型号、电压、电容、批号/日期、极性,字高≥ 1.5 mm;

警示:禁止拆解、短路、高温;图高≥ 2 mm、文高≥ 1.2 mm;

认证:CE/KC/PSE等 ≥ 5×5 mm;ILAC-MRA或CB号;

充电说明:CC/CV曲线+温度范围+“阅读说明”,图文高≥ 4 mm。

八、包装要求(第 11 章):

包装需满足以下要求,确保运输和存储安全:

防意外导电:包装表面对地绝缘电阻 ≥2 MΩ。

防端子腐蚀:包装打开后,端子无锈斑、无氧化斑点。

防环境污染物侵入:电池及端子无灰尘或水迹(如IP54等级测试)。

九、关键保护组件要求:

根据IEC 62133标准,电池包必须集成以下关键保护组件,以确保系统安全性:

保护 IC:如Seiko S-8261系列,需具备精确的过充、过放、过流保护功能,并能快速响应切断电路。

PTC 自恢复保险:如TE (Tyco) VTP110F系列,在过流或过温时电阻迅速升高限制电流,故障解除后能自动恢复。

MOSFET 开关:如NEC PA1870,作为主断开元件,在保护IC指令下快速切断充放电回路,协同实现高可靠性保护。

高质量连接器:如JST ZHR-2P系列,确保电池与设备之间牢固可靠的电气连接,防止松脱、短路及接触不良。

保护电路板(PCB):需符合UL 796等安规,具备阻燃等级、绝缘耐压、爬电距离等要求,合理布局元件,避免爬电、短路及热堆积。

十、认证流程与时间安排:

10.1 测试周期

预测试:3-5个工作日

正式测试:10-15个工作日

报告出具:3-5个工作日

总周期:约20-25个工作日

10.2 样品要求

电池芯样品:20-30颗

电池包样品:15-20套

技术资料:规格书、电路图、BOM表等

结语

随着全球市场对电池安全性的要求不断升级,IEC 62133 已成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通行证”。通过对电气、机械、热滥用等多维度的严格测试,产品才能在海外市场赢得信任与认可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95089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