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G作为一款集受众范围广、吸金能力强、ARPU值高几大优势于一体的游戏类型,一直是全球游戏市场的大盘,也是国内厂商的优势赛道与必争赛道。近年来策略类游戏出海产品的数量持续增加,出海难度也在持续加大。游戏精品化程度升级,品类内卷严重,用户获取成本水涨船高。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下,持续给予用户新鲜感、长线运营和精细化营销成为出海厂商面临的核心问题。
4X-SLG稳坐策略赛道领军席位,小游戏SLG蓄能爆发
去年中国自研移动游戏海外市场收入前100排行中,策略类产品以41.38%的占比位居第一。细分领域中,4X游戏占据策略手游主心骨地位。根据Sensor Tower发布的《2025移动市场报告》显示,2024年SLG(4X策略类)游戏占据全球游戏市场份额近10%,收入达到175亿美元。
数据来源:Sensor Tower
传统SLG品类以深度、策略性著称,需要玩家投入大量的时间。随着小游戏的爆发增长,策略游戏也在逐渐变“轻”。SLG游戏正在通过减少“氪金”、降低时间门槛来吸引玩家的加入,SLG+X成为头部产品都在践行且爆火的轻量化融合形式。点点互动上线爆火的《White Survival》和《KingShot》就是典型案例。
《White Survival》前期弱化了原本应在SLG中占据核心地位的探险、收割资源等玩法,着重强调构建“模拟经营+末日冰雪生存”生态闭环上。《KingShot》则在套用《White Survival》成功框架同时融入极简风塔防。据数据显示,2024年消费者⽀出超过10亿美元的策略游戏共有四款,点点互动这两款SLG占据两席之位。爆款的成功吸引国内厂商尝试融合更多轻度玩法向休闲品类用户池吸收流量,SLG+X正在成为策略市场上主流的大趋势。
探索SLG玩家特征与体验需求
策略类游戏用户可以归为两类:硬核玩家和泛玩家。硬核玩家追求策略、操作、竞争和挑战带来的乐趣。而泛玩家一般是被游戏的休闲副玩法吸引而来,他们更会被IP、游戏题材、游戏剧情与人设或社交裂变等吸引,与传统SLG游戏强调的体验有着明显的差异。
SLG手游玩家普遍氪金意愿强烈。70%玩家每月都会进行游戏内购,其中六成以上用户在策略类游戏上的支出高于其他所有类型游戏。主要花费集中在角色、皮肤、装备等提升数值的方面和辅助道具等提升游戏体验的付费点。持续的时间投入与消费积累让用户放弃一款游戏的成本升高,一定程度保持用户对游戏的高度忠诚。用户对游戏社交属性比较重视,一半以上玩家都有过游戏分享行为,他们喜欢通过社交软件、社交媒体和视频平台等渠道分享参与的手游。
卷生卷死的策略游戏核心困境与破局之道
1. “全球一款”模式无法满足用户多样性
欧美、日韩和东南亚市场是SLG较集中的目标区域。游戏节奏、活动内容等细节需要基于地域特征和文化差异贴合用户取向,能更好地吸引用户,提升留存。
欧美市场玩家耐心高,付费能力和接受度强,喜欢有沉浸式体验与挑战性的内容,对策略深度和社交互动有较高要求,战争策略、帝国建设或4X游戏等是他们的选择取向。
日韩市场用户则注重叙事情节和情感联结,画风精致精美程度要求高,策略+RPG的融合玩法更容易吸引他们。
东南亚地区拥有人口基数大,用户成本相对较低,付费意愿逐渐提升等新兴市场特点,该地区SLG素材总量在全球地区中排名第二。这里的玩家更喜欢轻策略,城建、联盟、跨服对战等玩法。
2. 产品同质化严重,题材与素材成为吸引用户突破点
爆款产品的成功路引来了更多厂商效仿加入,设计和玩法上都有相似之处,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许多玩家在体验新游戏时,经常会产生“这不就是之前玩过的XXX吗?”的疑问。创新成为吸引用户的重点问题。SLG游戏除了发展各种X玩法,不少厂商也在题材和素材上大下文章。
题材创新:题材主要有两个方向,IP类和非IP类。IP类产品核心考虑因素是选择和产品类型风格匹配的IP。非IP类可以结合区域市场特性或市场上常见的核心题材来创新类似题材。例如,历史题材可以与特殊气候或灾难结合,创造冲突性世界观。北欧维京题材这类文明类题材,进一步拓展至非洲马里帝国、印度笈多王朝等题材,通过文明独特性建立差异化。
真人出镜与AI素材两手抓:充分发挥AI素材的可能性,在短时间内完成多种素材搭建,降低广告成本的同时生成更多人工制作未想到的素材创意。同时,投放真人素材提高用户可信度。据广大大数据显示,《White Survival》在TikTok投放的真人视频素材实现了28k点赞和2.5k预估转化的不错效果。
善用试玩广告:在中度策略游戏中试玩广告占比超过一半,达成效果也较优秀,能带来近八成下载贡献。广告主可以通过在广告中提供核心玩法体验,精准触及感兴趣的游戏用户。核心展示可以聚焦于:融合多种场景元素,展示探索性与未知感;还原战斗展示,试玩实操体验真实游戏节奏压力;感受阶段性扩张的升级满足感。所有玩法展示切记与游戏内实际相符,以免让玩家产生欺骗感,增加用户流失风险。
3. 买量成本上涨,用户获取难度升级
SLG游戏相较于RPG或休闲游戏CPI本就偏高。再加上全球流量市场趋于稳定,赛道拥挤,竞争更加汹涌,用户获取成本极大。“传统渠道买量+新兴平台增量”的多媒体营销矩阵,搭配精细化长尾运营成为破局关键。
但广告主不要盲目分散预算到所有平台,而要结合目标市场本地优势渠道的特性与行业竞争态势,调整进行合理投入分配,实现买量效果最大化。此前我们针对不同地区市场归类整理了当地优质流量资源的特点与优势,想要了解更多区域本土长尾营销渠道的小主们可以点击跳转深入了解。
随着国内大厂SLG爆款陆续出圈,品类赛道热度也在持续升温。竞争格局下,SLG手游要精准把握市场机遇,从深入洞察玩家需求开始,持续创新游戏,保证投放素材创意与质量,积极布局新兴流量渠道,全方位发力才能让产品在赛道风浪中扬帆远航,实现可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