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菲律宾信息通信技术部联合多个部门发起一场“清网行动”,重点打击电商平台上非法及未经认证的商品,仅9月3日单日就下架了超过12万件问题商品。与此同时,TikTok Shop在近期也大规模封禁违规店铺,多位卖家因货不对版、资料不实等问题遭遇封号订单取消及资金冻结。

类似的监管治理已经成为行业常态(虽然小A觉得菲律宾这是眼红咱大阅兵秀出的硬实力,眼看南海问题更占不到半点便宜所作出针对性“反击”),亚马逊Temu等平台也频繁开展合规审查,各国也在不断收缩监管政策,这不单是东南亚的独立事件,而是全球跨境电商强监管时代来临的缩影。

监管收紧 告别“野蛮生长”

曾经,跨境电商有段“野蛮生长”的时期,卖家可以轻松上架各类商品,触及全球消费者,其中不乏敏感品、暴利品,不开玩笑地说——躺着就能赚钱!如今,这种粗放的“擦边”经营模式正面临各国法规监管、各平台政策监管的介入,躺赚也只能在梦里实现了。

菲律宾最近这场“清网行动”就展现了各国政府加强电商监管的决心。这场由菲律宾信息通信技术部牵头,联合贸易工业部和网络犯罪调查协调中心的行动,重点打击了注册医疗器械、仿冒奢侈品和非法电子烟三大类违规商品。

菲政府不仅要求ShopeeTikTok Shop等平台下架违规商品,还强制要求所有入境电商包裹提供电子版认证文件,无法验证的货物将直接退运。这种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链条监管,意味着过去那种蒙混过关的经营方式很难行得通了。

这不仅仅是菲律宾的独立事件,而是全球监管趋势的缩影。欧盟美国澳大利亚东南亚各国等主要市场都在加强对跨境电商的监管力度,从产品安全、知识产权税务合规,要求越来越严格。

比如欧盟率先实施了一系列严格的电商法规,要求所有进入欧盟市场的产品必须获得CE认证,并遵守《通用产品安全法规》(GPSR),而且跨境电商平台需要对卖家销售的产品承担连带责任,一旦发现不安全产品,平台将面临最高年营业额4%的巨额罚款。此外,欧盟还推出了数字服务法案(DSA),要求平台加强内容审核,下架侵权商品。

美国方面同样收紧了监管尺度,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加强了对跨境电商平台的监管力度,重点针对儿童产品、电子设备等高风险品类。2024年起,所有销往美国的电商包裹都必须提供详细的产品信息和安全认证文件。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还加大了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查处力度,仅去年就查获了超过2000批侵权商品。

此前东南亚各国电商市场情况跟早期的中国类似,但这几年也在相继跟进,而这些监管措施的密集出台,也标志着全球跨境电商从“野蛮生长”进入规范有序发展的新阶段。

政策收缩 违规遭遇“封禁潮”

在各国加强电商监管的同时,各大电商平台也在收缩政策,提高对卖家的合规要求。TikTok Shop近期的封号潮就是这一趋势的明显例证。提到封号潮,更多人想到的是2021年亚马逊那次影响深远的行动,而这次TikTok Shop“封禁潮”虽然规模远不及前者,但仍有不少卖家受到波及。

多位卖家因货不对版、资料不实等问题遭遇封号、订单取消及资金冻结。有卖家刚过试用期即被封停800余单,亦有美区店铺运营不足一周被关停。这些案例表明,平台正在强化治理力度,重点打击重复注册、商品描述不符等违规行为。

平台治理正在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防。TikTok Shop在8月发布的公告中明确表示,将采用AI技术对商品列表进行实时监测,自动识别并下架违规商品。平台还建立了卖家信用评级体系,对信用评级较低的卖家采取限制流量、暂停营业等处罚措施。这种预防性的治理模式,意味着平台正在构建全链路的合规监管体系。

封号潮背后的深层原因是平台国际化战略的调整。随着TikTok Shop加速拓展欧美等成熟市场,平台不得不适应这些地区更为严格的监管环境。为了降低合规风险,平台选择主动清理可能存在问题的卖家账户。这种宁可错杀,不可错放的做法,反映出平台对合规经营的重视程度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而受影响最大的往往是中小卖家。由于缺乏专业的合规团队和法律支持,中小卖家在面对平台规则变动时往往措手不及。有卖家表示,平台规则变更通知往往只有短短几天过渡期,一旦未能及时调整,就会面临封店风险。这种不对称的规则博弈,使得中小卖家的经营风险显著增加。

合规成本正在成为卖家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如今一个跨境电商卖家的年均合规成本相比两年前增加了三倍以上,而且平台的政策收缩不仅体现在对卖家的审核上,还体现在佣金结构和费用上。

亚马逊高达15%的佣金比例,大大压缩了卖家的利润空间。相比之下,独立站2%-3%的支付费率可使每100万元销售额节省12-13万元,这也是越来越多卖家考虑独立站的原因之一。

独立站崛起 成卖家“新出路”

随着平台规则收紧和监管加强,独立站正从“小众实验场”变为“主流阵地”。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独立站市场规模预计达5.5万亿元,占跨境电商B2C市场份额约50%,年均复合增长率超30%。

相比平台店铺,独立站具有诸多优势:一是更低的佣金成本,独立站支付费率远低于亚马逊、TikTok Shop、Temu等平台佣金;二是更大的自主权,卖家可以完全掌控店铺设计、营销策略和客户数据;三是更强的品牌建设能力,独立站有助于卖家建立品牌形象和客户忠诚度。

2025年以来,亚马逊规则频繁调整叠加关税波动,令卖家运营成本与风险攀升,纷纷转向独立站重构出海布局,虽说亚马逊等平台的规则收紧、政策变动、费用调整因素都在催热独立站,但独立站也不是法外之地,同样需要遵守各国法律法规。

独立站给了卖家更多的控制权和灵活性,随之而来的是需要花更大的功夫解决合规问题,比如运营合规、财税合规、物流合规、支付合规等全链路合规问题,尤其是在强监管环境下,合规已经成为独立站运营的核心要素。

关于支付合规,AsiaBill作为领先的跨境支付服务商,为独立站卖家提供全方位的支付合规解决方案。我们不仅覆盖全球主流信用卡支付方式,还支持多种海外本地支付,同时严格遵守各国反洗钱和金融监管要求,帮助卖家规避支付风险。

对于独立站卖家而言,支付合规不仅意味着选择合规的支付通道,还需要建立完整的交易监控体系。AsiaBill提供智能风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异常交易,有效防范欺诈风险,保障卖家资金安全。

虽然独立站要操心的事更多,小A还是建议有能力的卖家应该考虑布局独立站,作为平台店铺的补充或替代,许多跟AsiaBill一样的服务商也会为独立站卖家的出海之路保驾护航。

END

全球跨境电商正在经历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的阵痛期菲律宾的通牒和TikTok的封禁只是这个时代的注脚,更多监管措施还在路上。

对于卖家来说,合规不再是可选项,而是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只有全面提升合规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平台规则收缩的同时,独立站正在崛起,为卖家提供了新的出路。有能力的卖家应该考虑多渠道布局,降低对单一平台的依赖。

强监管时代已经来临,只有主动适应、积极合规的卖家,才能在这个时代获得持续发展。合规出海,确实是大势所趋。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96253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
服务介绍
Asiabill专注于国际信用卡收单、海外本地收款,具有MasterCard PF、American Express PA 、JCB、Discover收单资质,是Shopify中国官方合作支付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