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途】从580万美元冻结到75家0赔付,和解金降低63%!纽约法院TRO案破解“连坐困局”
从“冻结 580 万美元”到“75 家门店 0 赔付解封”—— 低和解金背后的合规博弈,美国纽约南区法院(S.D. New York)对一宗跨境商标侵权案签发临时限制令(TRO),一次性冻结 168 家中国线上服饰店铺共计 5.8 百万美元。表面上看,这与近两年跨境电商常见的“先冻后谈”模式并无二致,但本案最终实现了 75 家店铺无须支付任何和解金即可完全解封,其余 93 家也被迅速导入调解通道,平均谈判区间低于行业均值 60%。以下拆解全过程,供品牌方、卖家与服务机构参考。
一、案件概况
原告:某服饰品牌联盟,持有美国注册商标
被告:168 家中国跨境电商店铺(平台分布:Amazon、eBay、Shopify)
冻结规模:USD 5.8 M(平台与支付机构同步执行)
时间线:• TRO 公告与账户冻结• 我方受托;内部启动 Quick Audit• 提交部分授权链(Partial Lift 请求)• 法院批准 75 家店铺完全解封• 余下 93 家进入调解庭前会议
二、核心策略:Partial Lift Path
传统做法多为“全案和解”,即原被告一次性协商赔偿金额后统一解冻。这种模式的缺点是:• 谈判周期长,卖家资金流持续受限;• 和解金按冻结额比例计,通常高达 20%–30%。
本案采用 Partial Lift Path,具体分三步:
授权链核验法途团队发现 82 家店铺拥有上游授权,但文件语言为中文,且缺乏 Notarization。立即安排 24 小时加急翻译并出具公证。
分类递交将 168 家店铺按“授权充分 / 授权存疑 / 无授权”三档拆分,仅为第一档申请部分解除(Partial Lift),避免全员连坐。
时间窗口压缩自 TRO 至首轮证据提交仅 10 天,比法院平均受理时长缩短 45%。快速动作有助于在原告尚未精确核算损失前切断其高额索赔预期。
三、结果与对比
• 75 家店铺:0 赔付 + 24 小时内资金解冻• 93 家店铺:转入调解,当前平均报价为冻结额 6%,远低于 2023 年同类案件 15%–18% 的行业中位数
若按行业中位数 16% 计算,93 家店铺理论需支付约 0.54 M USD;而现行区间仅 0.20 M USD,节省 0.34 M USD,减损率 63%。
四、关键经验
“证据先行”比“讨价还价”更高效在美国联邦法院,授权链与渠道合规是唯一可量化的抗辩。越早提交,越能掌握主动权。
拆分策略削弱原告“集团诉讼”筹码将被告拆分为不同责任等级,可迫使原告逐店评估成本,降低整体要价。
对 T+15 资金链的实战考量大部分店铺保持 15 天货款周转,一旦冻结超 20 天即面临库存断补。法途团队用“一键补件 + 快速公证”把握了黄金窗口。
五、给跨境卖家的三点建议
出口前即同步准备双语授权文件,并完成 Notarization,可直接缩短 30% – 40% 取证时间。
若遭 TRO,不必一味压价;先拆分授权等级,再集中议价。
与熟悉 SDNY、N.D.IL 等高发法院规则的本地律师协作,可减少 50% 不必要的沟通成本。
六、结语
市场遇冷、流量走低的 2024 年,任何一笔冻结都可能击穿现金流。Case B 证明,精细化证据管理和分层谈判,能够把“冻结噩梦”转化为“快速松绑”。法途团队坚持用最低和解金对冲最大损失,也为跨境卖家争取了继续运营的时间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