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在北美市场高歌猛进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遭遇知识产权诉讼与临时禁令(TRO)冻结。美国纽约南区法院(S.D.N.Y.)的“独角兽玩具案”就是一个颇具代表性的实例:原告指控 30 余家境外卖家侵犯其外观设计与商标权,申请并获得了 35 万美元的 PayPal 账户冻结及禁售令。面对 10 万美元/家的索赔金额,多数被告一度倾向“认栽”,但在法途推荐的美国特级律师团队下,最终七家卖家在联合应对后,将和解金降至每家 8,000 美元,总体节省将近90%的成本。以下梳理该案的核心节点,供同样处于海外诉讼漩涡的企业参考。
一、案件背景与原告诉求
原告 Unicorn Toys Inc. 在美国拥有一项彩绘独角兽毛绒玩具的外观设计专利与注册商标。原告通过“海量被告”模式起诉 30 余家跨境卖家,主张侵权并请求法庭颁发 TRO;法官批准后,PayPal 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即刻冻结了被告账户内约 35 万美元资金。原告随后提出:若被告愿意快速和解,可按“10 万美元/家、销毁库存、永久下架”三项条件了结。
二、关键动作:七家被告组团议价当事人最初各自为战,谈判进展缓慢、且议价空间被原告严格控制。法途团队评估后认为,单打独斗不利于破解原告“高开高走”的策略,于是促成七家销售规模、品类相近的被告成立“联合应对小组”,在同一的法途的特级律师团队的指导下统一口径、共享证据。组团议价带来的两大好处显而易见:
信息对称。原告常利用被告之间的信息壁垒“各个击破”,联合谈判能实时比对报价、避免“高价示范”。
诉讼成本下降。集体聘请法途的美国特级律师团队,平均到每家被告的前期费用显著降低。
三、谈判路径与落地结果
设定“锚点”。法途的特级律师团队先行抛出 5,000 美元/家的初始报价,并承诺配合删除争议链接,同时保留对相同外观但无商标标识的产品继续销售的权利。
引入“对赌条款”。若未来 USPTO 维持专利有效,被告需补缴 3,000 美元;若专利被判无效,原告须退回 50% 已付和解金。原告最终只接受前半部分,但在金额上让步。
时间压力。法官排定的 Preliminary Injunction 听证期临近,原告需在听证前提交更多侵权比对材料。法途的特级律师团队坚持“若无实质让步即准备出庭”,进一步加大了对方的工作量与成本压力。最终,双方签署保密和解协议:每家被告支付 8,000 美元一次性和解,并在 90 天内清理现有库存;原告撤回对七家被告的全部诉讼请求,并向法院提交释放剩余冻结款的联名函。与原先 10 万美元/家的报价相比,降幅高达 92%,七家卖家共计节省 644,000 美元,且避免了长达一年的诉讼拖延和潜在的品牌形象受损。
四、实战启示
快速拆解原告优势。TRO 阶段的“冻结+封店”虽具震慑力,但并非不可撼动。检索专利有效性、发掘流程瑕疵是突破口之一。
整合资源、抱团应对。在“海量被告”案件中,原告往往预期 70% 以上的被告将直接付款了事;只要少数人抱团深入抗辩,即可改变对方的谈判模型。
注重证据公开性与可验证性。与其从零收集无效材料,不如先锁定公开渠道(USPTO、WIPO、Google Patents)中对原告最不利且“认证级”的文件,以节约时间成本。
谈判要有“退一步”的空间。对赌条款、分阶段付款、库存消化期都是可操作的妥协点;关键是让对方看到“接受让步 > 拒绝让步”的收益差。
法院时间表是谈判杠杆。每一个听证、答辩或文件截止日期都是创造谈判节点的机会;合理设计“若无方案即出庭”的姿态,往往能迫使对手在最后时刻让步。
五、结语“独角兽玩具案”并非最轰动的跨境 IP 诉讼,但它充分表明:面对高额索赔与账户冻结,被告并非只能被动缴费。通过集体协作、精准信息披露与时间管理,即便在原告声势最盛之时,仍有可能以远低于起始价的金额达成和解,最大限度挽回企业损失。对于仍在海外市场深耕的品牌与卖家而言,建立常备的专利检索与诉讼应对机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