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早就备好,客户嘴上说要

却一年不打款!

你是否也曾陷入过这种‘幽灵订单’僵局?

案情简介

债权方: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债务方:阿联酋某公司

拖欠金额:8398美元

拖欠时长:1年

阿联酋公司向上海公司下了一批货物订单,双方约定预付35%的货款作为定金,尾款发货前付齐。

上海公司在收到定金后,开始生产、备货;但是在货物做好后,阿联酋公司迟迟未将尾款打出,上海公司联系阿联酋公司对接人,询问对方是否还要货?

对方明确告知,要货!但是自己在国外,让上海公司联系其同事,协商后续事宜。

此后,上海公司与阿联酋公司沟通多次,不论是电话邮件还是视频会议,对方都明确表明:要货!但是关于何时付款,对方绝口不提

双方僵持近1年,上海公司无计可施,遂找到催全球协助,希望通过第三方介入,能够推进完成交易。

案件评估

我司接到咨询后,立即梳理了债权资料,同时对债务企业进行了初步调查,并根据得到的信息出具了一份《案件评估报告》

(1)该案债权资料相对齐全,包括双方签字盖章的合同、形式发票、对账单、预付款水单以及双方往来沟通记录等,能有效证明交易真实性,以及债权方已履行备货义务。

(2)根据初步调查,债务企业在营,是一家成立于2014年的小微企业,从外围信息来看,该公司无任何不良记录,也未有明显的财务问题,且该案涉及金额较小,债务方完全具备付款能力。

(3)该案逾期1年,时间较长,第三方介入需重新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时间成本。

综合以上信息,催收律师判定,可以接案。案件解决方案分两种:

(1)债务方违约弃货,预付款不予退回,货物由债权方自行处理;

(2)要求债务方支付尾款,债权方发货,促成交易达成。

催收过程

拖延提货的真正原因

1、催收律师接案后,立即与债务方经理Mr.N建立了联系,对方告知由于终端商的对接人离职,自己也不清楚公司现在是否还需要这些货物。

对方称一周后,自己和公司管理层有个会议,届时会沟通此事。

催收律师与其约定了下次沟通的时间,并要求对方尽快商议结果,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互推诿、案件停滞?

2、到了约定的日期,催收律师再次联系了债务方Mr.N,对方告知管理层并未给出正式的答复;并建议我方去联系他们的法务团队对接此事。

此后催收律师辗转于债务公司法务、工程师之间,几方相互推诿,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只透露其公司对货物仍旧感兴趣,但是关于具体如何交易、何时打款均三缄其口,甚至拒接电话

关键人施压、即刻见效

3、鉴于此,催收律师判定由于所有的对接人均无决策能力,导致案件迟迟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决定化被动为主动,利用自身渠道,查到了债务方CEO的联系方式,并通过邮件将该案情况发给了对方。

4、邮件发出的第5天,催收律师接到债务方法务的电话,对方称已委派专人与债权方直接联系,解决货物和欠款问题。

5、催收律师持续跟进案件进展,并居中协调,2025年8月6日,债权方收到8398美元打款;同月21日,双方使用EXW工厂交货)贸易方式,完成交易

案件总结

1、交易中,重视与关键人建立联系

该案不论是债权方与债务方的沟通、还是催收律师前期与债务方的沟通,均是由债务方非决策人在发言;这种自下而上的反馈,增加了大量的沟通成本,导致案件迟迟未得到推进。

因此建议所以外贸人在交易中,重视与合作方的高层、老板这种有决策能力的关键人员建立联系,提升问题沟通的效率,避免因中间人员过多,传话过程繁琐,影响交易进展

2、尽早委托第三方介入

该案债权方与债务方僵持1年,交易依旧停滞不前;催收律师介入后也遭遇了债务方内部推诿,最终调整催收策略、直击债务方关键人,才得以破局。

专业的催收律师拥有丰富的案件处理经验,且在当地拥有强大的关系网络,能够利用自身渠道资源,快速掌握债务方联系方式及动态,并根据沟通谈判情况,及时调整催收方案,帮助债权方解决案件难题。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97186

青岛催全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189 5328 5265
微信:
gladtrust2006
网址:
zllp.myyxxx_oi=nn_okgy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
服务介绍
催全球商账业务板块由格兰德团队运作,公司成立于2006年,在北京、青岛、深圳、宁波、济南、烟台、徐州等地设有分支机构。 已累计对接622个国内外信用管理团队,包含各类知名律所、信用管理和商账管理公司,服务网络遍布216个国家和地区,专业处理各种涉外纠纷。 客户背景调查、资信调查、外贸欠款催收,就找催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