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贸市场及跨境电商领域,甲醛测试至关重要。对于跨境电商平台而言,也需要商家提供甲醛检测报告,以确保产品符合平台的安全标准。通过甲醛测试的产品能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有关甲醛测试的两个概念

游离甲醛含量是 “材料里有多少甲醛”(存量),是风险的 “基础”;甲醛释放量是 “材料会放出多少甲醛”(增量),是决定室内空气安全的 “直接因素”。

关键检测标准:不同场景下的 “合格线”

不同国家 / 行业针对两类指标制定了明确标准,以下是常见领域的核心标准(以国内和国际主流为例):

中国对于甲醛的法规要求

PART 1

以游离甲醛含量为测试目标物

GB 18401-2010 针对的产品是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服装用、装饰用和家用的纺织产品。分为三个等级:A类、B类、C类。

测试方法推荐有三种

GB 18583-2008 针对室内建筑装饰装修用胶黏剂产品,此类胶黏剂产品分为三类,溶剂型、水基型和本体型。对于本体型是没有甲醛要求的,对于溶剂型胶黏剂,其中氯丁橡胶胶黏剂和SBS胶黏剂要求限值≤500mg/kg。对于水基型胶黏剂只有聚氨酯胶黏剂是没有要求的,其他类型的胶黏剂要求限值都是≤1000mg/kg。附录A给出了游离甲醛的测试方法,样品溶于水溶液中,再经过蒸馏将甲醛蒸馏出来,通过乙酰丙酮试剂显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测试。

GB 31040-2014 适用于各类具有室内使用功能的建筑用混凝土外加剂,要求限值≤500mg/kg。测试方法与胶黏剂的基本一致。

PART 2

以甲醛释放量为测试目标物

GB 18580-2017 适用于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例如:纤维板、刨花板、胶合板、细木工板、重组装饰板、单板层积材、集成材、饰面人造板、木质地板、木质墙板、木质门窗等。要求限值≤0.124mg/m3。

测试方法为气候箱法,将规定表面积的样品放入规定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和空气置换率的气候箱内,样品释放的甲醛与箱内空气混合,直到甲醛浓度达到稳定状态,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用水吸收空气中的甲醛,再使用乙酰丙酮试剂显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测试。

GB 18585-2023 针对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壁纸中产品,限值为≤0.02mg/m3。 测试方法为气候箱法,具体如上

GB 18587-2001 针对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胶粘剂,限值为≤0.05mg/m3。 测试方法为气候箱法,具体如上

GB 18587-2001 针对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胶粘剂,限值为≤0.05mg/m3。 测试方法为气候箱法,具体如上

欧美对于甲醛的法规要求

欧美关于甲醛的测试法规要求及标准主要体现在欧盟的REACH法规及相关指南中,美国目前虽无统一的甲醛释放量强制标准,但部分行业有自愿性标准。以下是欧盟的主要规定:

一、欧盟法规要求

甲醛释放量限值+实验室MISS张《Yuan897521954》家具和木制品:自2026年8月6日起,甲醛释放量不得超过0.062mg/m³。其他消费品(如纺织品、塑料制品等):甲醛释放量限值为0.080mg/m³。道路车辆内饰:自2027年8月6日起,车内甲醛浓度不得超过0.062mg/m³。豁免范围二手物品、工业车辆、户外用品、医疗设备等无需符合上述限值。若甲醛仅天然存在于材料中,或产品专供户外使用、仅用于工业用途且公众无法接触等,可豁免。

二、测试方法与条件

通用测试标准EN 717-1:适用于木制品,测试条件为温度23±0.5℃、湿度45±3%、空气置换率1±0.05h⁻¹、装载系数1±0.02m²/m³,测试周期最长28天。EN 16516:适用于建筑产品及非木质材料,温度23±1℃、湿度50±5%、空气置换率0.5±0.05h⁻¹,装载系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ISO 16000系列:ISO 16000-3用于甲醛浓度测定,ISO 16000-9用于建筑产品释放量测试。汽车内饰专项测试ISO 12219-1:适用于乘用车内饰,模拟车辆密封16小时后采集样本,温度25±2℃、湿度50±10%、空气置换率2h⁻¹。ISO 12219-10:适用于商用车内饰,需在整车试验室中模拟实际使用环境,温度23±1℃、湿度45±3%,测试周期24小时。

三、合规要求

测试报告需由通过EN 16516或ISO 17025认证的第三方实验室(Yuan897521954张)出具。若采用非参考条件测试,需提供与参考条件下的科学数据关联性证明。制造商需保测试报告、供应链声明及生产工艺记录至少10年。

美国情况补充

美国目前无统一的甲醛释放量强制标准,但部分行业(如家具、建材)有自愿性标准,如CARB(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标准对木质板材的甲醛释放量有严格要求,部分产品需符合0.05ppm或更低的限值。实际执行中,企业可能需根据目标市场和客户要求选择适用标准。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99557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