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中,一种决定冷板性能的核心原材料正迎来高速增长——它就是电池冷板用铝板。这种专门适配电池冷却场景的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凭借高导热性、强耐腐蚀性及优异加工性能,为电池冷板提供稳定基材,确保电池在工作中维持最佳温度区间,是提升动力电池安全性与续航能力的“材料基石”。
从市场发展态势来看,全球电池冷板用铝板产业呈现强劲增长。据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电池冷板用铝板市场收入约为657百万美元,预计到2031年将达到2615百万美元,在2025至2031年期间维持20.8%的年复合增长率。这一增长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张、电池热管理要求升级及轻量化材料替代趋势的多重驱动。

产品类型与合金特性:材质细分匹配加工需求
电池冷板用铝板的市场竞争力源于其按铝合金材质划分的产品类型。主要包括三大类:铝合金5052因出色的耐腐蚀性和成型性,适合加工商用车电池冷板,适配复杂工作环境;铝合金6061兼具高强度与良好导热性,是乘用车电池冷板的主流基材,满足紧凑结构下的加工与散热需求;其他特殊铝合金材质则针对高能量密度电池冷板的极端工况,如快充场景下的耐高温铝板。这种分类精准匹配了不同冷板加工工艺与性能诉求。
全球竞争格局:材料巨头与本土企业协同竞争
当前全球电池冷板用铝板市场形成了跨国铝业巨头与本土材料企业竞合发展的格局。挪威Hydro(Norsk Hydro)作为行业领军者,凭借铝合金配方研发优势和精密轧制工艺,其电池冷板用铝板在厚度公差控制和性能稳定性上表现突出,为特斯拉、大众等车企的冷板供应商提供核心基材,占据高端市场主导地位。
美国康力斯(Constellium)聚焦于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解决方案,通过定制化合金成分优化铝板加工性能,提升冷板成品率,在北美和欧洲市场拥有稳定客户群。中国华峰铝业作为本土龙头企业,突破了高导热电池冷板用铝板规模化生产技术,产品在成本与交付周期上优势显著,服务于比亚迪、蔚来等车企的配套冷板厂商,实现高端材料进口替代。
此外,日本UACJ在薄规格电池冷板用铝板领域技术领先;中国明泰铝业专注于商用车冷板铝板研发;印度欣达铝业(Hindalco Industries)则在新兴市场加速布局,这些企业共同构建了全球市场的多元化竞争生态。
应用场景聚焦:乘用车与商用车需求双驱动
电池冷板用铝板的应用场景高度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两大板块。在乘用车领域,随着车型向长续航、快充升级,对铝板的导热效率和轻薄化要求更高,铝合金6061成为主流选择;在商用车领域,如电动客车、重卡,因电池组体积大、使用环境复杂,耐腐蚀的铝合金5052材质铝板更受青睐,同时需满足高强度加工需求。此外,在储能电池冷板制造中,电池冷板用铝板也展现出广阔应用潜力。
产业趋势展望:技术革新与产能布局并行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及电池热管理技术迭代,电池冷板用铝板市场将持续高速增长。从区域市场来看,亚太地区凭借中国、韩国等新能源汽车生产集群优势,成为市场增长核心引擎;北美和欧洲依托车企电动化转型加速,对高端电池冷板用铝板需求旺盛;新兴市场则随着新能源商用车推广,逐步释放基础铝板产品需求。
对于行业参与者而言,研发更高导热率合金材料、优化轧制工艺以提升铝板性能稳定性、加强与冷板制造商的协同开发是实现市场突破的关键。通过系统梳理全球电池冷板用铝板市场的历史数据与未来预测,分析不同产品类型及应用领域的增长潜力,能够为企业战略规划、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提供科学指引,在这个新能源汽车核心材料赛道上实现快速发展。
数据来源:环洋市场咨询(Global Info Research)出版的《2025年全球市场电池冷板用铝板总体规模、主要生产商、主要地区、产品和应用细分研究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