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情感分析
文章导读
    欧盟表示, 当前的欧盟数字疫苗护照有效期为12个月,从2021年7月1日正式启动之日算起 。不批印度 欧盟目前暂未将印度本土生产的阿斯利康疫苗纳入其认证疫苗列表,引发印度不满。即如果欧方认证印度疫苗,则印方亦将承认欧盟疫苗,免除对所有持欧盟“疫苗护照”外国人入境的强制检疫隔离。

    因为冠病疫情而封锁了一年多的各国边境线,将在欧盟境内率先开启。

    疫苗护照是大势所趋,欧盟这个口子一开,更多的国家将会效仿,况且中国也已经对公民开放了疫苗护照,更多人接种中国疫苗之后也能获得签证的便利。

    欧盟疫苗护照7月1日已正式开启

    7月1日,欧盟正式启用数字疫苗护照,又名“数字绿色证明”(Digital Green Certificate)。

    通过二维码扫描系统,显示持有者是否已完成冠病疫苗接种、是否感染过冠病而具免疫力、冠病检测是否呈阴性结果等信息。

    根据欧盟的决定,在数码疫苗护照计划下,旅客只需出示通过手机或纸质证书,证明已经接种了欧盟批准的辉瑞、阿斯利康、莫德纳和强生公司生产的2019冠状病毒疫苗。

    或感染冠病后已经康复,或在冠病检测结果呈阴性,就能在无需隔离的情况下,到访欧盟的27个成员国。


    目前,数字疫苗护照的适用范围涵盖欧盟27个成员国、冰岛、挪威、瑞士、列支敦士登。

    欧盟表示,当前的欧盟数字疫苗护照有效期为12个月,从2021年7月1日正式启动之日算起欧盟将该文件视为恢复该区域行动自由的临时措施,一旦新冠疫情结束,欧盟将暂停发放这一健康护照。

    欧盟向美国敞开大门

    欧盟在开放成员国的边境管控措施的同时,在6月中旬已经宣布,放宽了美国等国和地区的游客入境限制。

    但是美国并没有对等开放欧洲旅客的禁令,只是宣布放宽美国公民从德国等欧盟国家返回入境美国的限制。

    但是欧盟其他国家公民入境美国依然面临不小的阻碍。拜登政府至今仍未解除对欧洲的旅行禁令。

    可见,美国对欧盟开放互通也保持谨慎态度。


    不批印度

    欧盟目前暂未将印度本土生产的阿斯利康疫苗纳入其认证疫苗列表,引发印度不满。

    印度官媒称,印度已就此向欧盟转达相关立场,新德里将制定一项政策即如果欧方认证印度疫苗,则印方亦将承认欧盟疫苗,免除对所有持欧盟“疫苗护照”外国人入境的强制检疫隔离。

    此举意味着,欧盟如果仍执意拒绝接纳印度的阿斯利康疫苗,可能会招致印方采取对等措施。

    但有消息称,欧盟成员国可各自采取灵活的疫苗认证方式,暗示印度亦可通过此种方式“曲线解围”。

    据路透社报道,德国、奥地利等9个欧盟国家事实上已将印度阿斯利康疫苗列入本国疫苗认证清单。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欧盟目前批准上市的疫苗共有4种:辉瑞疫苗、莫德纳疫苗、英国阿斯利康疫苗以及强生疫苗

    另外4种疫苗处于评估阶段,包括俄罗斯“卫星V”疫苗、中国国药疫苗、德国CureVac疫苗以及美国Novavax疫苗

    中国疫苗还未获批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核准了中国科兴和国药两款疫苗作紧急使用。

    这两种疫苗却尚未得到欧盟药监局的批准,因此打过中国疫苗的人想去欧盟国家,可能还不能免隔离。

    不过,中国疫苗虽然尚未获得欧盟药监局的认可,但这并意味着中国游客赴欧出行全然无望。

    欧盟疫苗护照并非旅行文件,也不是人们拥有行动自由的前提。

    除了获得欧盟药监局批准的疫苗,各国还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认可某些国家批准而在整个欧盟未予批准的疫苗,希腊和塞浦路斯就承认了中国疫苗。

    此外,不少匈牙利人也接种了中国国药疫苗进行免疫。

    中国“疫苗护照”便利中国签证

    早在今年3月7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宣布中国要推出国际旅行健康证明。实现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等信息的相互验证,助力安全有序的人员交往。

    王毅部长表示,启用这一健康证书是为了世界经济复苏及跨境人员往来便利化提供“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

    中国的国际旅行健康证明的使用目前仍基于自愿原则。3月8日,中国版“国际旅行健康证明”微信小程序已正式上线。

    这是一个可以展示持有人的核酸、血清IgG抗体检测结果以及疫苗接种情况等信息的综合性证明。

    内含加密二维码,以供各国相关部门验证并读取。除电子化展示外,还可以打印生成纸质版。


    虽然各国互通是大势所趋,但民众安全仍应该摆在第一位。

    德尔塔病毒正在欧洲横行,各国疫情并未完全受控,全民免疫也没有达到的情况下,欧盟敢率先互通边境,其中的风险不可谓不大,这个风险恐怕只有欧洲人自己承担。

    只有抓紧时间赶紧接种疫苗,争取早日完成全体免疫的目标,到那个时候再谈出国,也许会更安全。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59078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