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情感分析
文章导读
    为调动受众的参与积极性,还可以定期发布与品牌内容相结合的抽奖游戏信息,以资鼓励。内容必须形式多样,趣味十足就像上图一样,在FACEBOOK上发布一些生动有趣的图文,具有互动趣味性的内容更能引发用户的参与。

    (1)洞识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创作具有实用价值的内容

    具有实用性价值的内容,对用户参与的影响非常显著。为此,企业在创作营销内容前,必须洞识目标顾客群急需解决的问题和欲望,用含有实用价值的内容雪中送炭,满足他们对产品知识的渴求,如有关产品独特性能的详细介绍、对产品质量及特色的生动演示、解决生活问题的科技知识和小贴士等。为调动受众的参与积极性,还可以定期发布与品牌内容相结合的抽奖游戏信息,以资鼓励。

    (2)内容必须形式多样,趣味十足

    就像上图一样,在FACEBOOK上发布一些生动有趣的图文,具有互动趣味性的内容更能引发用户的参与。因此,内容的效果不在于数量,而在于它是否趣味横生。诙谐的段子、漫画、歌曲和变幻莫测的视频画面都是受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但你有他也有,仅靠形式未必能达到引人入胜,万众疯传的效果。想想上亿人疯传的歌曲《狐狸叫》、耐克的视频《书写未来》(Write the Future)等,若没有深谙受众所需,创意奇特的原创人才,怎会产生全球“蜂鸣”的佳作。

    (3)迎合用户的参与互动动机

    尽管用户参与动机对内容营销与用户参与意愿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没有得到支持,但是其对用户参与意愿的直接作用却是显著的。因此,企业在进行内容创作和发布时,不妨多研究一下用户使用社交网站和参与互动的动机,如本研究量表中所设计的社交动机、娱乐动机、地位追求动机和信息获取动机。基于此,笔者认为企业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相关的尝试和努力:一方面,企业在进行内容创作和发布前,应当仔细研究用户使用社交网站和参与互动的动机,充分挖掘用户希望通过参与与企业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所希望获得哪些利益,充分了解用户参与动机,并针对用户的社交动机,创作一些迎合这些动机和需求进而容易激发用户分享、传播冲动的内容,使企业发布的内容变成用户社交的素材。全新或有趣的新闻往往会激发人们的社交和娱乐动机。如2015 年 7 月,NASA 宣布发现与地球相似的系外行星时,电商和影院等很多公司和网民们立马在微博和微信上发布了他们自创的―地球的另一半‖广告;宝马 2016年3月百年庆时与奔驰在Facebook上有趣的广告比试也迅速引起众多公司的模仿广告。这些跟帖广告迎合了消费者的社交动机和娱乐动机,导致的传播和分享至少如期曝光了相关公司的标识。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尝试通过 Facebook 主页开展用户性格测试和调研,挖掘出一部分自身参与社交网络互动动机强烈且对企业的产品和品牌具有一定兴趣和关注度的消费者进行“粉丝培养”,可以尝试通过微信群或其他社交软件构建网络社区的方式,定期举办活动,发放企业福利,充分培养这一部分人的品牌忠诚,进而通过他们去创作更多优质内容和营销活动,以及通过口碑的方式影响更多的用户。

    (4)顺势而为,引爆用户参与

    社交媒体还要靠即兴创作构成热点。2011年 6 月 23 日北京暴雨中诞生的杜蕾斯“鞋套”博文就是该品牌营销团队顺势而为的佳作,其巧妙有趣的隐喻为期待产品功能的消费者理解和欣赏,因而得以迅速传播。杜蕾斯微博主页经常借助时事热点进行借势营销,不失时地引领顾客参与互动。在 Facebook 平台上,迪士尼曾借《疯狂动物城》热映引起的口碑狂潮势头发布与之相关的内容,宣传《奇幻森林》;配合篮球明星科比·布莱恩特退役事件推广新款球鞋的短视频广告,耐克在 2016 年 4 月 13 日发布了一条题为“Alwayslove the hate.#MambaDay”的帖子,吸引了 1000 多万的观看人次,25 万多次赞,2 万多条评论和 30 多万次分享10,这惊人的互动量是其日常发布内容的互动量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充分说明了其此次借势营销的成功之处。由于耐克篮球鞋的目标消费者与科比的球迷群体画像高度重合,且其短视频广告制作精良,内容感人,在“科比退役”这一全民关注的时点发布此帖,非常精准且有效地集中引爆了目标用户的共鸣和参与,并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关注该事件,进一步提升了耐克新款运动鞋的认知度。我国企业也应借鉴全球优秀企业的借势营销策略,学会洞悉与自身品牌基调、目标消费者群体契合的“势”,在短时间内集中力量创作高质量、有吸引力的内容,发布到 Facebook 上。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2679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