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推新品,最难的就是收集关键词、筛选关键词、测试关键词,这个过程真的太折磨人了。上个月我又经历了一次关键词筛选地狱——明明投放了大量关键词,广告费烧得飞快,但转化率却总是不尽如人意。

这种痛苦,相信很多卖家都深有体会。特别是当你看到竞品明明和你卖的是类似的产品,却总能稳稳地出现在搜索结果前排,而你却只能“陪跑”,那种无力感简直太真实了。所以说,学会高效地筛词、打词真的很关键。

最近我发现了一个能显著提升关键词筛选效率的好用功能——卖家精灵推出的“筛查相关性”工具。我亲自测试后感觉非常好用,今天就来详细分享一下我的使用经验和实操步骤。

一、关键词筛选实操步骤

第一步:收集竞品ASIN

在开始筛选相关性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两项数据:

产品的ASIN(最多支持48个)

产品的关键词(最多支持200个)

这两项都可以通过卖家精灵来获取。以某款产品为例,我们进入其所在的小类目页面,利用“关键词/小类/找相似”功能快速锁定竞品ASIN。

然后,点击右下角的卖家精灵插件图标,选择“复制所有ASIN”,即可一键获取前50名的竞品ASIN。

第二步:批量拓展关键词

接着,我们在卖家精灵后台进入【拓展流量词】功能。将刚刚收集到的20个ASIN粘贴进去,点击“开始查询”,就能得到一批覆盖广、热度高的关键词。

从中选取200个词放入“筛查相关性”功能中,作为接下来分析的目标关键词。

第三步:使用筛查相关性功能

在“筛查相关性”页面,将ASIN和关键词分别粘贴进相应框中,点击“开始检索”。注意数据量越大,检索时间越长,我建议每次选择20个ASIN+100个关键词进行测试。

系统会自动开始分析,并输出一组关键指标,帮助你判断哪些关键词值得保留、测试和重点投放。

二、如何理解关键词筛选关键指标

卖家精灵的这个功能会输出以下几个核心数据,掌握这些指标的含义对于选对关键词至关重要:

1. 相关性

衡量关键词与竞品之间的匹配度,通过ASIN在某关键词搜索结果前三页的自然位绝对位置,计算得出:

高相关(≥60%):竞品霸屏,强烈推荐使用

中相关(20%-60%):值得测试投放

低相关(5%-20%):谨慎评估是否使用

不相关(<5%):基本可以忽略

2. 关键词表现分(Z分数)

衡量关键词表现是否优于平均水平:

正数:优于平均,数值越大表现越强

负数:低于平均,越低越差

0:接近平均值

3. 商品数

反映市场竞争度:

商品数适中(1000-5000)+高相关 = 高ROI潜力词

商品数过万:竞争激烈,适合核心词布局

4. ABA周排名

指关键词在亚马逊广告竞价中的热度。

高相关+低热度 = 机会词,适合突围

5. 月搜索量

衡量词的流量潜力,但要结合相关性判断:

搜索量5000 + 高相关 > 搜索量50000 + 低相关

6. 购买率

关键词背后的购买意图:

购买率>15%:转化意图强,重点关注

三、如何把数据转为实际优化策略

1. Listing优化

优先将“高相关+正Z分+高搜索+高购买率”的词融入标题、五点描述中,尤其是前两点。这类词能提升自然搜索排名,还能增强广告质量得分。

2. 广告投放策略

核心词(高搜索+高竞争):精准匹配+中高出价

潜力词(高相关+商品数少):广泛匹配+适中出价,探索更多长尾机会

3. 动态词库管理

关键词筛选不是一劳永逸的。建立动态词库非常重要:

每周分析广告词表现,优化预算分配

每月重新运行“筛查相关性”,追踪市场变化

四、关键词筛选其实可以更轻松

关键词策略看似简单,实则是提升ROI的核心环节。过去我经常花上好几天手动筛词、建词表,效率低下,效果也难以预测。而现在借助这套筛词方法,仅需30分钟就能完成过去1-2天的工作量。

最后我想分享一个小经验:

**不要迷信高搜索量词,相关性和购买率才是核心。**我曾经因为追求大词流量,投放了大量低相关关键词,结果广告烧钱如流水,转化却寥寥。后来我转向以相关性为核心选词逻辑,虽然总流量下降了,但转化率和ROI却稳步提升。

关键词策略是一个持续优化的过程。数据会说话,但你得懂得“听懂”它。看到某个词表现不如预期,不要犹豫,调整就是王道。

愿每一位卖家都能从关键词筛选的痛苦中解脱出来,把更多时间花在真正能拉动增长的事情上。

如果你还在为选词发愁,不妨试试这种方法,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关注公众号跨境视频cici,获取亚马逊资料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87681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