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象跨境有着丰富的法务经验以及深耕多年的跨境电商行业知识,为客户提供维权打假、侵权和解、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账号申诉服务,拥有一支超50人的专业技术团队以及律师团队,并且提供代入驻各大跨境电商平台,同时整合了商标专利版权等知识产权业务,涵盖跨境电商八大服务领域。

商标暴雷

细节回顾:2016年,亚马逊商家P通过某服务商低价注册自己的商标,只花了3500元。没想到2022年底,该服务商5万个商标被美国专利局判定违规!当时名单没自己,P还心存侥幸。然而,2023年二次暴雷,名单暴涨到10万, 9个商标全在里头。P由于卖家商标全部被列入违规名单,导致品牌备案功能冻结、A+页面品牌广告无法使用,店铺直接面临封停风险!

一波没平一波又起,2020年10月,店铺突然被美国一家公司指控侵犯发明专利。一夜之间,日销800单的链接全被下架!

亚马逊卖家P的案例揭示了跨境电商中知识产权合规的重要性,其遭遇的商标暴雷和专利索赔问题极具警示意义。以下从风险点和应对策略两方面进行专业分析:

一、核心风险点解析

一、核心风险点解析

商标注册陷阱

低价服务商违规操作:3500元注册的商标被美专利局批量撤销(涉及10万商标),反映部分服务商可能使用虚假地址、冒名律师等违规手段。

连锁反应:品牌功能冻结(A+页面/广告停用)、店铺面临封停,需紧急重新注册(不同小类)并清理旧商标。

专利侵权索赔

突发性:日销800单的链接遭下架,被追溯历史订单索赔114万美元(按每单1美元计算)

高额成本:即便和解后仍需持续支付"专利税",实质是侵权带来的隐性成本

二、关键应对策略

二、关键应对策略(附实操建议)

1. 商标合规

服务商筛查:核查USPTO备案资质,要求提供律师执照(2023年8月起美商标局要求美国执业律师提交申请)

注册前检索:通过TESS系统查近似商标,特别关注小类差异(如后期成功注册不同小类)

风险商标处理:已被撤销的商标立即停止使用,新申请时提供真实使用证据(产品图/销售记录)

2. 专利防御体系

FTO检索(Freedom to Operate):上架前通过Google Patents/PatentScope筛查目标国专利,重点关注:

权利要求书(claims)范围

同类产品专利布局(美国公司常采用"潜艇专利"策略)

侵权判定三要素:

律师建议:专利应对+商标保护 

专利应对四步法 

1、核查该专利是否有效

2、判断自身是否构成侵权

3、即便侵权,也可能不需要赔全额

4、审核和解条款是否存在陷阱 

商标低成本保护建议 

1、谨慎选择服务商,避免无资质注册

2、识别注册阶段风险,提前检索排雷

3、尽快补救存在风险的商标

4、长期来看,选择专业且合规的律师,有助于有效规避法律风险并降低潜在合规成本。

该案例表明,前期节省的$500商标费可能导致后期百万美元损失。建议卖家将知识产权预算提升至营收的1.5-3%(行业安全线),这远低于潜在侵权成本(通常为营收的10-20%)。合规不是成本,而是商业风险的定价工具。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88594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