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音频软件是指为听众营造三维音频体验,使其仿佛置身于真实声音场景中的软件。它通常利用多个声道和扬声器,将其放置在听众周围的不同位置,从而构建更真实、更具包围感的声场。例如,著名的沉浸式音频技术杜比全景声 (Dolby Atmos) 基于基于对象的音频 (Object-Based Audio),允许声音在三维空间中精确定位并自由移动。这意味着每个声音,无论是电影中的对话、游戏中的脚步声,还是音乐中的乐器声,都能被精准地放置在三维空间中的特定位置,使听众能够清晰地分辨声音的方向和距离。

根据QYResearch最新调研报告显示,预计2031年全球沉浸式音频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55.76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8.98%。

全球范围内,沉浸式音频软件主要生产商包括Dolby、 Xperi (DTS)、Qualcomm Technologies、L-Acoustics、Sony等,其中前五大厂商占有大约41%的市场份额。

目前,全球核心厂商主要分布在欧美和亚太地区。

现代沉浸式音频解决方案常采用“软件+硬件”结合模式,如通过硬件芯片加速软件算法(如Apple 的H1芯片优化Spatial Audio计算),或用软件算法适配不同硬件设备(如Dolby Atmos同时支持扬声器与耳机模式),以平衡成本与体验。

主要驱动因素:

技术进步推动:音频编解码技术不断突破,如支持更高分辨率的格式逐渐普及,配合相关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大幅提升音质还原度,为沉浸式音频软件提供了更好的技术基础。同时,AI 技术深度嵌入音频编辑流程,可实现更精准的音频切割、重组与降噪等功能,提升软件性能和用户体验。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全球中高收入人群增加,人们对高品质音频体验的追求持续升温,愿意为沉浸式音频设备和软件支付更高费用。在影视娱乐领域,全球流媒体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用户对影视音频质量要求提高,促使制作方使用沉浸式音频软件来提升作品吸引力。此外,游戏行业快速发展,特别是 VR/AR 游戏,对沉浸式音频需求强烈,需要通过软件营造逼真的音频环境,增强游戏的沉浸感和交互性。

行业应用拓展:除了娱乐领域,沉浸式音频软件在教育、医疗等行业的应用也逐渐增多。例如教育领域的智能课件制作工具,通过沉浸式音频提升教学效果;医疗领域利用相关音频技术进行听力检测、康复治疗等,拓展了市场空间。

政策标准支持:部分国家和地区出台政策支持音视频技术研发,如中国 “十四五” 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支持相关技术发展。同时,国际上沉浸式音频标准的统一(如 IAB 标准),有助于减少行业混乱,降低制作成本,促进市场发展。

主要阻碍因素:

技术标准不统一:尽管有 IAB 等标准出现,但在过去较长时间内,沉浸式音频技术原理多样,导致市场上存在多种不同标准的产品和技术,使得软件与硬件之间、不同软件之间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增加了用户使用成本和企业开发难度。

用户认知有限:部分消费者对沉浸式音频的了解和认知不足,难以准确区分不同音频质量和效果,不清楚沉浸式音频软件能带来的价值,导致市场推广存在一定难度。

高端产品价格门槛:与沉浸式音频相关的高端软件及配套硬件设备价格往往较高,限制了大众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不利于市场大规模普及,阻碍了行业向更广泛用户群体拓展。

版权与内容问题:音频内容的版权保护是一个重要问题,盗版内容可能会影响正版沉浸式音频软件的市场发展,同时,高质量的沉浸式音频内容创作成本较高,内容资源的丰富度可能暂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行业发展机遇:

元宇宙等新兴领域发展:元宇宙概念的兴起,需要大量沉浸式音频内容来构建虚拟场景,为沉浸式音频软件创造了巨大需求。软件可用于创建虚拟环境中的声音效果、实现虚拟角色语音交互等,相关工具市场规模有望快速增长。

车载音频市场拓展:随着汽车智能化发展,车载音频系统成为提升驾乘体验的重要部分,车企对沉浸式音频解决方案的需求增加,沉浸式音频软件可与车载音响系统结合,打造高品质车载音频环境,是行业的一个重要增长方向。

云技术应用:云技术的发展使得音频软件可以实现云端协作,用户可在不同设备上访问和编辑音频项目,实时共享和协作。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软件使用门槛,吸引更多用户,尤其是团队用户和小型创作机构。

移动设备应用增长:移动端音频编辑工具呈现爆发式增长,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性能提升,用户可以在移动设备上使用沉浸式音频软件进行创作和体验。开发者可针对移动端特点,推出更便捷、轻量化的软件,满足用户随时随地创作和享受音频的需求。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91620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