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0日,英国税务海关总署(HMRC)发布《在线市场卖家设立地核查指南》。新规不仅彻底颠覆了以往的增值税代扣模式,更要求平台对境外卖家实施前所未有的穿透式身份核查。对于跨境电商卖家而言,这既是合规成本的考验,也是行业洗牌的契机。平台监管责任全面升级:从销售代扣到身份穿透
HMRC此次发布的新政,最核心的变化在于将平台的责任从单纯的税收代扣延伸至卖家身份的实质审查。这一转变标志着英国对跨境电商的监管进入了更为严格的阶段。
新规取消了此前135英镑的增值税代扣门槛,意味着无论商品价值多少,只要是位于英国关境内销售的货物,平台都必须代扣增值税。这一变化将覆盖所有在英销售的商品,彻底堵住了低价值商品的税收漏洞。
更为关键的是,平台现在需要对卖家的境外身份进行全面验证。HMRC明确要求平台采取"合理措施",通过七种方式对卖家身份进行核查:
营业地实质验证,严格区分注册地址与实际经营场所
通过HMRC官方工具核验增值税号的真实性
核查公司注册处登记状态及董事居留证明
对支付账户进行穿透审查,验证英国银行信息与收款地址的关联性
借助第三方信用数据进行商业背景调查
通过设备IP地址追踪地理位置信息
验证英国电话号码的国家代码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核查程序需要根据企业规模进行定制化设计,并且平台必须将整个证据链至少留存6年,以备HMRC的随时稽查。这无疑将大幅增加平台的运营成本,也意味着卖家需要提供更全面的合规材料。
59亿英镑税收缺口:新政背后的监管动因
HMRC此次重拳出击,源于长期以来跨境电商领域存在的严重税收流失问题。2025年的专项审查显示,自税改以来,出现了两类典型的违规行为,导致巨额税收损失。
一方面,大量海外卖家通过注册英国空壳公司来逃避平台代扣义务。这些公司往往只有注册地址而无实际经营活动,成为跨境电商税收流失的重灾区。
另一方面,非英国卖家大规模盗用本土企业的增值税号,通过伪造税务身份来规避平台的代扣责任。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HMRC估算,这些欺诈行为导致的税收缺口高达59亿英镑。这一惊人数字迫使英国政府不得不采取更为严厉的监管措施,从单纯的税基控制转向更为深入的身份穿透式监管。
三年三步棋:英国跨境电商税收监管的演进之路
此次新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英国税务监管部门经过三年逐步推进的结果,呈现出清晰的政策演进路径。
第一阶段(2021年):税征收点转移
2021年,取消了15英镑以下商品的免税政策,并将价值不超过135英镑商品的增值税征收环节从进口转移至销售端。这一改革要求平台开始承担非英国卖家的增值税代扣义务,标志着平台在税收监管中角色的转变。
第二阶段(2024年):数据监控网络构建
2024年,英国开始构建更为完善的数据监控网络。Etsy、Vinted等主要电商平台被要求提交年交易超过30笔或金额超过1700英镑的卖家收入数据。这一举措使HMRC能够更全面地掌握跨境电商交易情况,为后续的穿透式监管奠定了数据基础。
第三阶段(2025年):全链路穿透式监管
2025年发布的《在线市场卖家设立地核查指南》,标志着英国跨境电商税收监管进入全链路穿透式监管阶段。这一阶段的核心是通过多维度、系统性的身份验证机制,确保卖家税务身份的真实性,从根本上遏制空壳公司欺诈和税号盗用等行为。
中国卖家的应对之道:合规为本,主动适应
面对HMRC的新政策,中国跨境电商卖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积极应对挑战:
全面审视自身的税务合规状况。卖家应重新评估自己的英国业务结构,确保所有在英销售的商品都依法缴纳增值税。对于使用英国仓储服务的卖家,尤其需要注意新规中对"境内商品"的定义,避免因库存位置问题导致的合规风险。
准备完整的身份验证材料。根据新规要求,卖家需要提供能够证明实际经营场所、公司注册状态、银行账户信息等的文件。
审慎选择电商平台。随着新规的实施,不同平台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核查标准和执行力度。卖家应密切关注各平台的政策解读和执行细则。
考虑本土化运营的可能性。对于规模较大、英国市场份额较高的卖家,或许可以考虑在英国设立实体公司,建立真正的本土经营。
HMRC的三阶段改革不仅反映了英国对跨境电商税收监管的决心,也预示了全球电商税收治理的未来趋势。从税基控制到数据监控,再到身份穿透,监管手段越来越精准,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长期而言,更为严格的监管将有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行业向更加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