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合规收紧跨境卖家迎最严监管年

2025年亚马逊Prime Day余温未散,一场席卷全球的合规风暴已悄然降临。欧洲站因英国NCA(国家犯罪调查局)联合行动引发的“扫号潮”尚未平息,美国站又针对停产商品展开大规模清查,双重夹击下,跨境电商卖家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合规考验。从账户验证到商品准入,亚马逊的监管触角正从“卖家身份审核”向“全链路合规管控”延伸,行业洗牌信号已然显现。

欧洲站:1.15万空壳公司引爆扫号风暴,“地址关联”成致命雷区

今年5月以来,亚马逊欧洲站的虚拟视频验证已历经六轮密集扫号,而7月这场由英国NCA行动直接触发的清查,规模与力度更胜以往。据NCA官网公告,过去一年其针对高风险注册地展开专项调查,共查封1.15万家涉嫌欺诈、洗钱的空壳公司,其中伦敦某单一地址竟注册有4000-5000家企业,多数与跨境电商供应链存在关联。

“协议3违规”与“mufus关联”成封店主因

此次扫号中,大量卖家收到亚马逊邮件通知,称其违反《亚马逊服务商业解决方案协议》第3条,需通过虚拟视频验证账户信息与库存真实性,否则将冻结资金并停用店铺。更值得警惕的是新型“mufus关联”——亚马逊通过检测第三方地址(如海外仓退货地址)判定账号关联,即便其他信息无交集,只要共享地址即视为违规

业内人士透露,三类行为最易触发风险:

使用未经授权的海外住宅地址(如中国卖家将美国居民地址设为退货地址,投诉率极高);

注册信息与运营地址矛盾;

VAT税务地址与实际运营地址不一致。

美国站:乐高、索尼产品遭下架,停产商品成合规新禁区

与欧洲站聚焦“卖家身份合规”不同,美国站的整治直指“商品有效性”。近期大量卖家反馈,店铺内乐高、索尼、罗技等品牌的停产商品链接被悄然移除,亚马逊给出的理由明确:“所售商品非品牌当前在售有效产品”。

据亚马逊ASIN创建政策最新执行逻辑,非品牌方卖家若为停产商品创建新ASIN或继续销售,将面临链接限制。这一政策对依赖长尾库存的玩具、电子类目卖家冲击显著——部分绝版产品因缺乏品牌授权或近期采购凭证,申诉无门。有卖家无奈表示:“一款已售3年的乐高老款积木,上周突然被下架,库存积压直接损失超10万美元。”

从“管人”到“管货”,亚马逊构建全链路风控网

此次双平台合规行动释放清晰信号:亚马逊正从“卖家资质审核”转向“商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欧洲站通过NCA数据共享强化企业背景调查,美国站则通过品牌在售状态核查商品有效性,二者共同指向“真实经营、合规销售”的核心要求。

对于卖家而言,选品时不仅要考虑市场需求,更需预判商品的“平台合规生命周期”——停产、品牌授权到期、供应链变更等因素,都可能成为账号安全隐患。

合规自救指南:三招应对当前监管高压

面对双重合规考验,跨境卖家需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风控”:

地址信息自查:立即核查欧洲站退货地址、公司注册地址、VAT地址是否一致,避免使用第三方共享地址;

商品链路梳理:美国站卖家需下架品牌已公告停产的商品,优先选择品牌持续生产的常规款;

资质文件备份:提前准备营业执照、采购发票、品牌授权书等全套合规材料,确保视频验证时可即时调取。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2025年或将成为亚马逊“合规元年”,平台与监管机构的数据协同能力持续增强,过往“灰色操作”空间将被彻底压缩。对于跨境卖家而言,唯有将合规内化为运营核心,才能在这场行业洗牌中站稳脚跟。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92627

广州万里晴国际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13640259002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
服务介绍
VAT注册申报、海外商标专利、产品合规、海外公司注册、海外仓服务、亚马逊店铺服务,其他跨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