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凭借持续开放的贸易政策和简化的关税结构,正成为外贸企业眼中的 “潜力市场”。但想让货物顺利进入这个国家,通关环节的细节把控至关重要 —— 错一个单证、漏一项审批,都可能导致货物滞港,产生高额费用。以下从关税政策、进口限制、许可证要求到单证准备,拆解孟加拉通关的核心要点,帮你少走弯路。
一、关税 “降了又简”:现在进口成本有多低?
孟加拉国的关税政策越来越 “友好”,这是吸引外贸企业的关键:
从 1999/2000 年开始,该国大幅简化关税结构,整体税率明显下调 —— 目前平均非加权关税降至 19%,加权平均关税更是低至 16.5%。更利好的是,政府对 “急需品” 格外宽松:
原材料(如纺织面料、化工原料)和关键行业设备(如纺织机械、农业设备),常享受零关税或超低税率;部分民生商品(如药品、基本食品)进口关税可低至 5% 以下。
实操提醒:进口前务必通过孟加拉国家税务局(NBR)官网查询商品 HS 编码对应的具体税率 —— 同一类产品的细分编码,税率可能差 10% 以上(比如 “纯棉布” 和 “混纺布” 关税不同)。
二、进口 “红线”:这些商品禁入或受限,别碰!
孟加拉国虽开放,但出于安全、环保、宗教等原因,对部分商品实施进口限制,碰了可能 “货财两空”:
明确受限的商品:鸡肉、盐、纸板盒等,进口前必须确认是否在限制清单内;敏感商品的隐性限制:比如药品需孟加拉药品管理局(DGDA)审批,化妆品需提供成分安全报告(符合伊斯兰教法规定,避免含酒精等禁忌成分)。
避坑指南:新开发孟加拉市场时,先让当地合作伙伴(如进口商)核实商品是否受限 —— 哪怕是 “不起眼的小东西”(比如某类纸板盒因环保原因受限),也可能卡在海关。
三、许可证:什么时候需要?怎么申请?
孟加拉国的进口许可证政策 “分情况对待”,搞懂了能省不少时间:
大多数商品 “免证”:非禁止、非限制类产品(如普通服装、小家电),进口时无需许可证,直接报关即可;限制类商品 “必办证”:若商品在限制清单内,必须提前向孟加拉商务部申请进口许可证。申请时需提交:公司注册文件、进口用途说明(比如 “用于生产,非转售”);相关安全 / 合规证明(如食品需卫生证书,机械需安全认证)。
时效提醒:许可证审批通常需要 2-4 周,旺季可能更久,务必提前规划,避免货物到港后 “等证清关”。
四、单证准备:少一个细节,清关可能拖 3 天
孟加拉海关对单证的 “较真度” 不低,这三类文件必须 “滴水不漏”:
1. 商业发票:核心中的核心
必须包含这些信息,缺一项都可能被打回:
买卖双方的全称、地址、税号(孟加拉进口商需提供 BIN 税号);货物的品名、数量、单价、总价,明确标注价格条款(FOB、CIF 等);详细列明到岸费用(如运费、保险费),并注明生产国(“Made in China” 需清晰标注);必须用英文填写,且有出口商签字盖章(电子签需提前确认是否认可)。
2. 原产地证书:享优惠税率的 “钥匙”
若商品想享受低关税(如中国部分产品的普惠制待遇),需提供正规原产地证(FORM A):
证上信息需与发票、提单完全一致;注明 “原产地标准”(如 “完全原产” 或 “含进口成分但符合加工要求”)。
3. 特定商品的 “附加证明”
部分商品需要额外文件 “加持”:
机械 / 电子设备:需提供装箱单、设备说明书(英文),注明电压(孟加拉是 220V/50Hz);化工品 / 食品:需提供放射性物质含量证明、卫生证书(确保符合孟加拉安全标准);纺织面料:若含棉成分,可能需要纤维成分检测报告。
结语:孟加拉通关,“提前准备” 是王道
孟加拉市场的机遇看得见,但通关的 “细节坑” 也不少。记住:关税查询要准、限制商品要避、许可证要早办、单证要细 —— 做到这几点,货物从到港到放行,通常 5-7 天就能搞定。
对于首次进入孟加拉的企业,建议找当地有经验的清关代理合作 —— 他们熟悉海关 “潜规则”(比如某些港口的加急通道),能帮你省下更多时间和成本。毕竟,顺利清关,才是打开这个潜力市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