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 的短视频种草模式天然激发消费者即时购买欲望,但超 43 %的用户在下单时就已计划退货。他们通过 #KeepOrReturn 等标签(相关视频超1100 万条)发布试穿内容后,往往将商品原封不动退回。
这种行为导致服饰类目退货率显著高于其他平台,部分商品退货成本甚至高达售价的 66 %。此外,TikTok 短视频的视觉呈现(滤镜、拍摄角度)易导致消费者对商品实际效果产生认知偏差,进一步推高退货率。
TikTok Shop 美区允许消费者在收货后 30 天内无理由退货,且部分商品支持 “退款不退货”,这种宽松政策进一步鼓励了冲动退货。
尽管平台推出的 “Final Sale” 功能虽限制特定问题退货,但适用范围有限,且 1 小时退货窗口期难以有效拦截恶意行为。消费者可在试穿拍照后等待临近退货截止日期再发起申请,导致卖家现金流长期被平台暂扣。
服饰类商品因尺寸标准差异、材质与图片不符等问题,退货率本就较高。而跨境卖家若缺乏本地仓储支持,退货商品需经国际物流退回国内,不仅耗时且成本高昂,部分卖家被迫选择销毁或弃货。
退货不仅导致商品本身的损耗(仅 80 %的退货服饰可原价二次销售),还涉及物流、质检、翻新等隐性成本。
2023 年,美国服装零售商因退货支出 251 亿美元,这一压力正通过 TikTok 传导至跨境卖家。
跨境卖家可通过与美国海外仓合作,构建本地化退货处理枢纽,实现 “质检 - 翻新 - 换标 - 再上架” 全流程闭环。
退货商品抵达海外仓后,由仓库人员按品类进行分级检测,区分可二次销售、需翻新维修、需报废处置等状态。
对于可修复商品,海外仓提供定制化翻新服务,并根据卖家指令更换 SKU 标签、条形码,确保符合平台重新上架标准。
卖家可根据区域销售数据动态调整库存分布,将高退货率商品集中存放至退货仓附近,减少跨仓调拨成本。
海外仓也支持 “一件代发 + 退货” 一体化服务,订单从本地仓直发消费者,退货则直接退回同一仓库,形成履约闭环。
尽管高退货率短期内难以根治,但通过整合海外仓服务实现本地化运营,卖家仍可在挑战中找到平衡点,在退货潮中实现可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