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烈烈的关税战暂时落下帷幕之际,我们看到了中国外贸行业韧性的同时,也透过硝烟瞥见了出口产业的结构性变革。30年前,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走上全球化道路。时至2024年,以3C为代表的“中国智造”已然成为主角,中国对美出口商品60%以上为游戏机、PC显示器、智能手机、锂电子电池等高新技术产品。
在这场产业升级浪潮中,集多项科技成果为一体的智能影音赛道遥遥领先,先后跑出了在欧洲名声大噪的EarFun、跻身拉美Top5的QCY。但提及美国市场,1 More(万魔声学)则是绕不开的品牌之一。
这个2015年才开始布局全球市场的耳机新锐,如今已是销量超过3亿的北美顶级大卖,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在全球消费市场具备影响力的TWS耳机厂商。2025年,1 More的营收更是有望突破17亿元。

01 / 从富士康奔向头部大卖
主导Apple ipod生产,被业界称为“帮富士康抢到苹果订单”的幕后功臣。
富士康的十年生涯,谢冠宏既负责了苹果MP3播放器的生产,又主导了Amazon Kindle等多款现象级名品的出产。这位曾经的富士康悍将,怀揣打破“中国制造”刻板印象的信念,2013年创办专注音频赛道的万魔声学,决心打造属于中国人的世界级音频品牌。

2015年万魔声学以“1 More”为名进军北美市场开启品牌全球化之路。“不要乱做产品、要尽可能提供很好的体验,同时还要把性价比做到最极致”。
创始人谢冠宏以“极致的声学体验+成本优势”的双轮驱动策略作为品牌发展根基。凭借高质价廉的特点,短短几年便在亚马逊登顶类目头部,在海外市场份额节节攀升。
同时1 More并不随波逐流追求短期效益,而是坚定走“创新”路线。例如1 More首创TWS耳机多单元圈铁设计、首例使用金属外壳、皮振膜等创新技术。其次,1 More还是早于苹果押注主动降噪+HiFi的TWS耳机品牌。凭借不断创新的产品形态和技术,该品牌2018-2020连续3年揽获9项CES创新奖。

此外,1 More还在外观设计方面遥遥领先,多次获德国iF大奖、德国红点奖等业内知名工业设计奖项。这个深圳品牌用实力证明,中国品牌不仅能制造好产品,更能定义行业标准。
02 / 打破常规,与“创意”为伍
在主流市场中,耳机品牌通常选择与科技博主联动,以体现产品的极致科技感和技术厚度。但1 More却采用了打破常规的营销方式,携手舞蹈、音乐、时尚博主进行创意内容制作,通过文化与风格的碰撞帮助产品触达多圈层用户。
例如1 More与嘻哈博主Tighteyex联合创作舞蹈视频,将产品特性与艺术表达深度融合,让用户在无形中建立对1 More的好感。这些与知名博主共创的内容迅速为品牌带来了爆发式流量,并于红人页面留存,积累长期效益。

其TVC短片也以舞蹈为主题,着重突出耳机产品的跨界适用特性,运用创意内容侧面塑造一个使用场景多元化的时尚耳机品牌。
03 / 头部媒体释放背书效应
强大的研发实力既要体现在产品中,也要让“专业”的品牌形象深入用户心智。1 More选择长期与海外权威音频博客合作,运用第三方测评数据展现产品实力,让“博客认可”转移为“品牌信任资产”。
SoundGuys是耳机测评行业中的头号顶流,凭借专业客观的内容每月吸引超百万用户。2023年上线的1 More头戴式耳机测评稿件,将其称为百元以内头戴式主动降噪的绝佳选择。

今年3月,1 More登上科技顶媒TechRadar,并收获了“令人愉悦的音效”的高度评价。
通过组建系统的媒体背书矩阵,1 More成功收获了业内认可,也构建了一个高品质和性价比兼具的专业耳机品牌形象,形成独特的市场竞争壁垒。
结 语
十年磨一剑,实现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完美蜕变。
1 More从2015年开启全球化之路,凭借品质+成本优势,结合跨界联动的社媒策略以及PR媒体背书效应,十年后在国产耳机出海行业傲立潮头。1 More的成功是“后发制人”品牌的成功逆袭,更是中国产业升级的生动注脚。
优沃思传媒,凭借专业能力与丰富经验,通过海外发稿助力DTC品牌高效获取品牌词与核心词的谷歌收录。通过优化搜索引擎算法相关策略,有效提升品牌在搜索引擎结果页面的SEO排名,进而推动销售转化,为品牌的市场拓展与商业成功提供有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