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台湾地区专利无效制度采用 “行政举发为主、司法确认为辅”的二元架构,其核心程序为经济部智慧财产局(TIPO)的行政审查,后续可衔接行政诉讼。以下是关键要点及与大陆制度的对比分析:

一、法律框架与流程

1. 核心法律依据

《专利法》(最新修订:2022年)

《智慧财产案件审理法》(设立专业法院)

管理机构:经济部智慧财产局(TIPO)

2. 核心程序:专利举发(行政程序)

【举发人提出申请】——【TIPO形式审查】——【通知专利权人答辩】——【TIPO实质审查】——【举发成立,撤销全部/部分专利权】——【举发不成立,维持专利权】——【当事人不服可提行政诉讼】

3、关键特征:

行政程序前置:无效宣告必须通过TIPO举发程序(与大陆类似,区别于香港直接诉讼)。

司法审查:行政诉讼由智慧财产及商业法院(IPC Court)专属管辖(大陆由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管辖)。

二、举发程序关键规则

1. 举发事由(《专利法》第71、119、141条)

特殊限制:

举发需基于 具体证据(如对比文件、使用公开证明)。

同一专利权不得以相同证据和理由重复举发(避免程序滥用)。

2. 程序流程

期限:

答辩期:专利权人收到通知后 1-3个月(可延期2个月)。

TIPO审查周期:平均 12-18个月(复杂案件可延长)。

证据规则:

非中文证据需附繁体中文译本(翻译成本占举发成本30%-50%)。

接受域外证据(如USPTO/EPO检索报告),但需公证认证

并行程序:

侵权诉讼中被告可提举发,法院通常中止侵权审理(与大陆“民行交叉”处理类似)。

三、司法审查阶段

1. 管辖与程序

专属管辖:智慧财产及商业法院(IPC Court)一审 → 最高行政法院终审。

审查标准:

聚焦 法律适用和程序合法性(原则上不审查新证据)。

例外:可采纳新证据若证明TIPO决定存在明显错误。

周期:行政诉讼平均 1.5-2年。

四、两岸专利无效制度对比

五、企业实战策略

1. 举发程序关键技巧

证据组合:针对发明专利,优先采用 “对比文件1+公知常识” 组合攻击创造性。

程序突袭:在侵权诉讼中同步提举发,迫使专利权人双线作战。

修正限制:专利权人答辩时可限缩权利要求(不得扩大范围)。

2. 成功率数据(2019-2023)

注:法院改判率指TIPO决定被司法推翻的比例。

六、特殊场景处理

1. 两岸并行无效

策略选择:

若专利同时在陆台两地注册,优先在大陆发起无效(周期短、成本低)。

大陆无效决定可作为台湾地区举发证据(需公证及繁体译本)。

风险提示:

台湾地区法院对大陆证据采信严格,需通过海基会认证。

2. 产业差异应对

电子/半导体:侧重技术特征比对,善用TIPO的专利检索系统(TW-Patent Search)。

医药专利:依赖实验数据真实性审查,举发人可请求TIPO调取药证审批文件。

七、制度发展趋势

1、数字化加速:2023年推行 电子举发系统(缩短书状往来时间30%)。

2、两岸协作:通过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简化公文书认证流程。

3、司法专业化:扩大技术审查官在专利诉讼中的调查权(2022年修法强化)。

企业行动建议:

针对高风险专利:提前布局防无效设计(如保留研发实验日志、第三方认证报告)。

应对举发:专利权人应在答辩期限缩权利要求并补充实施例数据。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95993

深圳市壹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13318716427
微信:
13318716427
邮箱:
1002051774@qq.com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
服务介绍
壹方知产,您身边的全球知产管家!专注知识产权行业近10年,一站式办理国内外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版权登记、侵权和解等知识产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