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制度的有效性是维护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平衡的核心机制。澳大利亚作为普通法系国家,其专利无效制度以《1990年专利法》(Patents Act 1990)为基石,通过行政与司法双轨程序确保专利权质量的可靠性。本文从无效要件、程序路径、典型案例及企业策略等维度,剖析澳大利亚专利无效制度的特点与实务要点。

PART.01、法律框架:专利无效的四大法定理由

根据《专利法》第138条,专利权可能因以下任一理由被宣告无效:

1.新颖性缺陷(Lack of Novelty)

发明在优先权日之前已通过公开使用、销售或出版物(含全球范围)被充分披露。澳大利亚采用“逆向工程”标准: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现有技术直接重现专利技术,即构成新颖性破坏(Apotex v Sanofi-Aventis,2013)。

2、创造性不足(Inventive Step)

发明对相关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为“非显而易见”。判断依据为“常识性知识集合”(Common General Knowledge),结合专利申请时的技术水平。在标志性案件AstraZeneca v Apotex(2014)中,法院强调现有技术的组合需具有“明确动机”,而非事后拼凑逻辑。

3、实用性缺陷(Utility)

专利需实现说明书承诺的用途。澳大利亚采用“合理预期”标准:无需实验数据完全验证,但需证明申请时存在合理科学依据(Eli Lilly v Apotex,2013)。若用途声明超出合理预期,可能触发“过度承诺”而无效。

4、披露不充分(Insufficient Disclosure)

说明书需清楚完整地描述发明,使技术人员能够实施。2022年CSL v GlaxoSmithKline案中,疫苗专利因未明确抗原剂量范围,被法院认定披露不足而部分无效。

PART.02、无效程序:双轨制下的策略选择

1、行政异议与撤销

启动方式:异议程序(授权前)或撤销请求(授权后)

审理机构:知识产权局(IP Australia)

审理周期:异议程序:12-18个月;撤销程序:6-12个月

证据标准:“大概率成立”(Balance of Probabilities)

费用成本:较低(约5-15万澳元)

2、联邦法院诉讼

启动方式:直接向联邦法院提起无效宣告之诉

审理机构:联邦法院(可上诉至全席庭或最高法院)

审理周期:平均2-3年  

证据标准:“大概率成立”(Balance of Probabilities),但允许交叉质证与专家证词。

费用成本:较高(约30-80万澳元)

实务提示:

异议程序:第三方可在专利授权后3个月内提出异议,成功率约40%,常用于仿制药企业阻击新药专利。

撤销请求:灵活性强,无时间限制,但需支付官方费用(约2,000澳元/项)。

诉讼程序:通常由侵权被告发起反诉,需配合复杂证据开示(Discovery)流程。

PART.03、制度特殊性:关键要点与实践争议

01、“革新步骤”与创新专利的遗产

澳大利亚曾设立“创新专利”(Innovation Patent),要求较低的“革新步骤”(Innovative Step),该制度于2021年废除。存续的3,000余件创新专利仍适用旧规,无效挑战需专门针对其特性。

02、跨境申请的披露风险

海外申请人常因翻译误差触发《专利法》第40条(披露不充分)。例如,中文说明书中的“约10%”可能被译为“10%±2%”,若实施例实际为8%,可能引发无效争议(Shenzhen v Fisher & Paykel,2019)。

03、绿色技术审查宽松化

知识产权局2023年修订指南,对清洁能源专利(如光伏材料)放宽创造性要求,导致无效挑战成功率下降至25%(同期整体成功率约35%)。

PART.04、企业应对策略与实务建议

01、专利布局阶段的前瞻设计

说明书应明确技术参数的上下限(如药物剂量范围),避免模糊表述。

在权利要求书中设置“防御性实施例”,覆盖竞争对手可能绕过的技术点。

02、无效攻防的证据管理

收集专利申请日前12个月内的“秘密使用”证据(如内部研发日志),可依第24条主张新颖性例外。

优先使用澳大利亚本地专家证人,其证词在法院采信度高于海外专家(Bayer v Generic Health,2018)。

03、程序选择的成本优化

建议仿制药企业采用“异议+诉讼”组合:先通过低成本异议程序施压,若未果再转为诉讼。2022年统计显示,此类策略平均节省费用28%。

PART.05、未来挑战:新兴技术与制度调适

01、人工智能专利的创造性争议

澳大利亚专利局2024年起要求AI相关发明需证明“人类干预的技术贡献”,预计将引发算法模型创造性标准的司法博弈。

02、药品专利延长制度的漏洞

现行药品专利期延长(PTE)制度允许最长5年延展,但无效程序可单独针对延展期合规性(如数据独占期冲突),成为仿制药企业新攻击点。

03、气候变化下的专利政策

政府计划对碳中和技术的无效程序增设“公共利益审查”,可能降低部分绿色专利的无效门槛,引发企业合规风险。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91834

深圳市壹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13318716427
微信:
13318716427
邮箱:
1002051774@qq.com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
服务介绍
壹方知产,您身边的全球知产管家!专注知识产权行业近10年,一站式办理国内外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版权登记、侵权和解等知识产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