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关税大战至海运战(见本公众号:中美贸易战从陆上蔓延到海上:跨境电商海运成本将推高50%,产品单价至少需上调15%才能保本!)之后,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BIS) 9月29日发布出口新规,对那些被列入美国制裁实体清单下的企业,旗下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追加同等出口管制的制裁。
10月8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把140家中国半导体、量子、无人机公司一次性拉进“实体清单”,并同步升级:
14nm以下EDA工具全面禁售;
在华晶圆厂获取美国零件≥25%即触发制裁;
把“外国直接产品规则”扩到量子芯片,任何用到美国技术的海外代工厂都不能给中国大陆流片。
外媒评论:这是把“科技铁幕”直接拉到脚踝。
二、48小时不到,北京反手甩出“四张底片”
中国没有接招,而是直接换了牌桌。
1. 底片一:出口管制再“扩圈”
镓、锗、锑、石墨、超硬材料五大类120个税号全部纳入“许可证+最终用户”双审,审批时间不确定,默认态度:能不给就不给。
2. 底片二:稀土“身份证”上线
《稀土管理条例》升级,开采、冶炼、流通、出口全链条二维码追溯,违规企业直接列入“失信黑名单”,十年内禁止进入资本市场。
3. 底片三:剑指“中间商”
商务部首次把“第三国再出口”写进公告,墨西哥、马来西亚、东欧那些“洗产地”的壳公司一律连坐,发现一次,全球断供。
4. 底片四:外汇暗度陈仓
外汇局一次性新增QDII额度50亿美元,把口子留给国内机构去海外扫货“打折芯片”、买矿山、抢专利,用美元反打美元。
三、为什么是“底片”而不是“底牌”?
底片洗出来之前,你永远不知道上面是风景还是噩梦。
对美军工:F-35雷达氮化镓芯片,库存只够90天,替代产线需36个月;
对欧新能源:德国硅片切割用金刚石线,70%产自河南,断供两周,欧洲光伏组件厂就需减产30%;
对日汽车:丰田氢燃料发动机石墨密封环,中国占全球高纯石墨82%,涨价3倍仍一货难求。
这不是简单的“断供”,而是把全球工业链条的“底层曝光”——让所有国家重新评估:离开中国,代价到底有多大。
四、战场外溢:三个“隐形战场”同时开火
航运:10月9日起,上海港对所有申报含镓、锗货物执行100%人工查验,平均滞期3–5天,全球现货价格一天拉涨18%。
金融:LME(伦敦金属交易所)悄悄把镓、锗纳入“紧缺交割品”名单,投行开始推“中国出口管制ETF”,华尔街自己给自己造做空工具。
舆论:BBC、CNN罕见同步头版——《中国把关键矿产武器化》,却避谈美国先发动EDA禁令。评论区最高赞:“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五、普通人能感受到的“烟火气”
手机:折叠屏用金刚石超薄切割片,成本涨15%,年底旗舰机大概率普涨200元;
新能源车:驱动电机重稀土磁钢价格两周反弹22%,车企年底冲量优惠可能缩水;
夜视仪:狩猎热成像仪用的锗透镜,北美电商价格一夜翻倍,海外驴友吐槽“连偷窥野生动物都贵了”。
六、终局思维:这一次,中国为什么敢“掀桌子”?
答案藏在三份刚刚发布的内部数据:
2025年中国镓产量占全球96%,但消费量只占23%,绝大部分本来就在出口;
中国超硬材料专利数量5年翻3倍,已把“粗颗粒金刚石”做到3毫米级,领先国外两代;
国内芯片国产率已从2019年的5%升到2025年的35%,28nm去美化产线跑通,市场越大,谈判越硬。
换句话说:以前怕卡,是因为脖子上有别人的绳;现在绳在自己手里,当然敢拉紧。
七、彩蛋:当“硬管制”遇到“软服务”
“神仙打架凡间遭殃”,出口管制升级,对于中美两国企业、全球供应链带来巨大冲击!对跨境电商企业而言,意味着每张报关单、每次跨境收款、每笔退税都可能成为“生死线”。
易税通,专注跨境财税合规服务十余年,给你逆境生存的助力:
企业国际化架构设计与本土化运作协助,包括注册、ODI、后期维护;
退税绿色窗口——“出口退税全托管”;一篮子服务为小微企业省力省心省钱;
离岸架构+——(内地—香港—海外)组织架构运用,帮助企业应对平台申报、各国CRS税务情报交换实施带来的风险,让利润合法留在低税区,少交冤枉税,多拿真金白银。
科技打仗,财税护航!
易税通全球财税合规专业顾问团队,让你的全球供应链稳如老狗,风浪越大,鱼越贵!
(本文信息源自商务部、海关总署、路透、BBC,截至2025年10月10日。市场瞬息万变,合规决策请务必咨询专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