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以所谓“国家安全风险”为由,宣布强制美国各大在线电商平台下架数百万件中国电子产品,这一行动被称为“清洁购物车行动”Operation Clean Cart)。
根据FCC的说法,这些所谓的“违禁”产品,要么属于美国禁止设备清单,要么未获得该机构授权,涉及华为、海康威视、中兴和大华技术等企业生产的家用安防摄像头、智能手表等产品。
在FCC发布新的国家安全通知后,亚马逊、沃尔玛和eBay等主流电商平台迅速响应,从货架上移除了数百万件被视为“安全风险”的中国产品。这些产品主要集中在家用安防摄像头、智能手表以及相关配件等领域。
此前早些时候,FCC曾宣布,计划于本月进一步收紧对被视为“存在国家安全风险”的中国企业所制造电信设备的限制,而这是美国针对中国的一连串行动的最新一项。
此外,FCC还计划在10月28日投票进一步强化限制,可能禁止授权包含黑名单企业零部件的设备。实际上,此次下架是美国政府打压中国产品的又一行径。近年来,美国多个机构针对中国科技企业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涉及电信、半导体、汽车等多个领域。
对于此次美国针对中国电子产品的行动,目前尚不能确定会持续多久范围多广,后续或将会波及到更多相关类似的中国产品。
美国减免这类产品进口关税至2030年
当地时间10月17日,美国白宫在进口卡车关税调整的公告中,宣布将汽车制造商进口零部件关税抵免安排延长至2030年,此前该条款原定两年后终止。这项安排允许车企减少进口汽车零部件所需缴纳的关税。
此举是特朗普政府一系列关税措施中最新的调整。虽然其对进口整车、零部件以及钢铝等原材料征收的关税增加了美国车企的成本,但类似本次的豁免和冲抵政策,正成为对冲关税负面影响的关键工具。
车企游说数月争取减
此次让步是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等车企数月来游说的结果。美国汽车制造商正面临特朗普对进口车辆、零部件以及钢铝等原材料征收关税带来的成本上升压力。
根据这项延期的政策,汽车制造商可以抵消对进口零部件征收的25%关税的一部分。
在美国生产和销售整车的车企可以申请相当于美国制造车辆价值3.75%的抵免额度。该抵免额度原定一年后降至约2.5%,第二年后完全取消。现在这一安排延长至2030年。
福特首席执行官Jim Farley曾表示,考虑到劳动力和汇率成本差异,《美日贸易协定》使丰田等竞争对手每辆车比特朗普在美国制造的同类车型拥有数千美元的成本优势。
因此,任何形式的关税减免对维持美国本土车企的竞争力都至关重要。
“雷声大雨点小”的关税战
此次针对汽车业的关税政策延期,实际上是一个更宏观现象的缩影——美国贸易战的实际影响远没有其宣称的那么严重,而“豁免”正是其中的关键。
华尔街见闻此前提及,花旗9月份的研报指出美国实际有效关税税率仅为9%-10%左右,远低于约18%的理论税率水平,核心原因正是政策性的“豁免和例外”。
报告指出,在2018年中美贸易战后的2019-2021年间,957家公司提交了163,522项关税豁免申请,批准率高达61%。
关税影响低于预期,也解释了备受关注的“关税通胀”为何迟迟没有大规模出现。
花旗的报告指出,尽管其追踪的“关税篮子”商品价格有所反弹,但增长依旧温和。这一方面是因为企业实际承担的关税冲击小于预期,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库存的缓冲效应。
对出口企业的建议与提醒
此次汽车零部件关税抵免延长政策使依赖进口零部件的美国车企及中国、墨西哥等供应商受益。
建议中国出口企业抓住机会:一是与美国客户积极沟通,尤其动员业内有影响力的客户,用好此类豁免工具,对冲关税影响。二是及时与客户同步政策细节,稳住现有订单。三是抓住关税抵免延期带来的成本降低窗口期,做好长期供应链规划,锁定长期订单。
花旗分析称,当前贸易战“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利好风险资产,并为美联储在劳动力市场疲软时降息保留了空间。但投资者需警惕两大风险:一是企业为规避关税而建立的库存正接近耗尽,可能在未来一两个月内推高商品通胀。二是转运贸易若持续增加,可能引致未来对越南、泰国等国的新一轮关税措施。
在此提醒,近期有涉及出口美国相关产品的货主货代企业,请留意美国政策的最新情况,以免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转发周知~
来源:整理于浙江贸促、维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