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办公室到客厅,从开车通勤到玩游戏,“如何坐得更健康、更舒适”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命题。

于是,人体工学椅市场迅速崛起,几乎成为了健康生活的标配。从Herman Miller、Secretla到Sihoo,海内外有数不清的品牌在这一品类角逐。

但在这个看似饱和的市场中,仍然有一个被大家忽视的角落——腰靠与坐垫。

Cushion Lab就是在这个不起眼的品类中找到突破口的品牌,成立于美国洛杉矶的它,并没有试图制造下一把“爆款办公椅”,而是致力于让每一把椅子都能坐得舒服。

这个赛道虽然看起来很不起眼,但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根据 Persistence Market Research 的报告显示,全球背部支撑产品(Back Support Pillow)市场正以 5.3% 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张,预计2032 年规模将达到 53.7 亿美元

而在所有细分类别中,“腰部支撑”已占据超过 40% 的份额。相比之下,人体工学椅市场已趋于饱和,玩家众多、价格战激烈、同质化严重。Cushion Lab 切入的赛道更小、更轻,利润也不差。



根据第三方机构Particl的数据显示,仅在2025年的上半年,Cushion Lab就实现了2400万美元的营收,销量超过34万件。

SocialBook认为,这个成绩对于一家几乎不依赖线下渠道的中小品牌而言,相当亮眼。因此,研究并复盘Cushion Lab的营销策略极具指导意义。

一、“减法式创新”的产品策略

当其他品牌在不断加码人体工学椅的复杂结构、调节系统和高昂售价时,Cushion Lab退了一步,思考消费者真正的核心需求:他们想要的不是一张新椅子,而是一个更舒服的坐姿。

品牌最早推出的两款主打产品——Pressure Relief Seat Cushion 和 Back Support Lumbar Pillow,几乎奠定了整个品牌的产品基调。每一款都由专业的人体工学师设计,采用品牌自研的泡棉技术,通过科学分区的轮廓支撑臀部与脊椎。



使得消费者不用更换家具,只需一个轻便的坐垫或腰靠,就能获得堪比高端人体工学椅的支撑体验。

这种思路迎合了当代消费趋势中非常关键的两点:低门槛的健康投资和多场景的灵活使用。

现如今,用户的“坐姿”早已不再局限于办公桌前。车上、沙发、厨房吧台、甚至旅途中的机场座椅,都是潜在的、需要改善坐姿的场景。因此,Cushion Lab抓住的,正是这种生活方式变化下的“新痛点”。

除此之外,与售价动辄几百美元的人体工学椅椅不同,Cushion Lab 的核心产品定价在 60 至 90 美元之间。对于注重性价比、又想改善身体状态的用户来说,这是一笔“可接受”的小额支出。



而且,品牌在叙事上没有将产品定位为“治疗性工具”,而是“生活方式升级品”——一种让你在工作、通勤、游戏、旅途中都能保持舒适的生活辅助。

更重要的是,市场上的其他竞争对手都不足气候。虽然亚马逊上有更便宜的同类型产品,但它们大多都属于白牌,缺乏人体工学专业团队、品牌背书与材料稳定性。

Cushion Lab 的优势在于,它将“功能+设计+信任”组合成一个完整体验:专业团队背书、专利设计强化差异、环保材料彰显责任。它既是一个产品,也是一种关于“如何对待身体”的态度。

因此,即便在人体工学椅风头正盛的当下,消费者仍然愿意为一个坐垫或腰靠买单。Cushion Lab成功说明了一点,健康消费并不是“更贵的设备”,而是“更聪明、灵活的选择”。

二、9倍增长背后的内容逻辑

至于Cushion Lab的社交媒体页面,看起来更像一个关于“如何舒适生活”的社区,而不是一个卖腰撑和坐垫的商家主页。

它很少直接展示参数、技术图或硬性广告,而是通过场景化的内容去捕捉用户的痛点——“你坐得舒服吗?”。

Instagram 上,Cushion Lab 以柔和的自然光、舒缓的视觉色调,呈现一个兼具“疗愈感”与“科技感”的品牌世界。



帖文的内容围绕四个核心场景展开:在家工作、长途通勤、游戏时间、以及放松休息。

每一条内容都带有真实用户的反馈——“我用了这个坐垫一周,腰酸的感觉真的没了”;“每天开车一小时,现在终于不再觉得累”。这种UGC式内容让品牌获得了真实而温柔的说服力。

品牌还借助内容不断拉齐用户认知,它强调产品是由团队内部的人体工学师设计的,并在具体的文案和短视频中解释“支撑曲线”、“坐姿压力分布”等概念,用“可视化的科学”建立专业度;同时又穿插环保材料、可持续制造的理念,给理性消费者一个购买的道德理由。



更值得注意的是,Cushion Lab还在红人营销上找到了精准打法。

品牌没有盲目追求流量明星,而是选择围绕“久坐场景”的中腰尾部KOL——办公博主、游戏主播、学习Vlogger、甚至Uber司机都包含在内。

Melissa Fakler就是这样一个非常典型的红人,作为一个在家办公的独居女性,她非常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很关注久坐时的体态问题,而Cushion Lab的产品则正好击中这个痛点。

因此,在具体的合作视频中Melissa用两个场景展示了她使用Cushion Lab的过程,分别是日常的办公和躺在沙发上休息。精致的画面、姣好的身材和令人舒适的BGM,共同营造出了一种极具小红书风格的优质生活氛围,让看的人不自觉地产生向往感,进而被Melissa拉进种草场域。





其实,以Melissa为代表的红人的内容天然带有共鸣点:因为工作的缘故,需要长时间保持坐姿,因此饱受坐姿不良带来的困扰。

通过这些真实的生活切片,Cushion Lab的产品从一个“功能用品”,变成一种“让身体更轻松”的情感共识。

通过这种“内容+信任”的双向叙事,Cushion Lab在几年时间内实现了9倍的增长。它的增长逻辑不是简单的广告投放,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再教育过程”——先让用户理解,再让他们相信,最后自然产生购买行为。

三、总结

Cushion Lab的崛起,靠的并不是某一两个爆款产品,而是一套兼顾预算和效果的红人营销打法

因为品牌深知自己卖的不是高频刚需的产品,而是一种“让生活更舒服”的体验感,因此Cushion Lab选择让真实使用者为产品发声,而不是单纯靠广告塑造理想化叙事。

不追求明星效应,而是通过数量众多、覆盖不同人群的腰尾部KOL,来和潜在客群做交流和沟通

这种“慢势能”的内容策略,是Cushion Lab拥有高转化的信任感。用户看到的不是被包装的广告,而是无数与自己生活相似的场景。这种基于真实痛点的共鸣,才是品牌增长的底层逻辑。

如果你的品牌也希望和Cushion Lab一样,找到一套可持续的、预算可控的红人合作策略,那么欢迎咨询我们。

SocialBook将通过自研的红人营销平台——Product Launcher来帮助大家解决问题。我们相信这个平台的出现,能让低预算、小团队不再成为阻碍红人营销的借口。

SocialBook Product Launcher 浪起出海为您解决红人营销难题!

Product Launcher(浪起出海)是由 SocialBook 打造、拥有18万注册海外红人、由商家与红人共同助力的推广合作平台。“简单来说,花28美金,发布一个产品招募信息, 红人就会自己找上门来求合作。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202523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