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情感分析
文章导读
    正确认识疫情带来的影响在全球化疫情面前,外贸企业要调整今年的市场战略,前提是要正确认识疫情。东盟东盟是继欧盟、美国之后的第三大中国出口市场。日本的疫情在早期较为严重,但目前已得到有效控制。2019年的中美贸易摩擦已经造成外贸行业的信心动摇,这次疫情带来的三大主要市场暂时停摆,更是打击了市场的信心。

    疫情期间,询盘云推出了《外贸企业自救指南》,希望通过行业专家的视角为大家提供更全面、更客观的预判与分析,本文为自救指南系列文章的第四篇。

    这一篇我们将通过最近的疫情发展和市场变化,透视外贸企业的前景,以及评估疫情带来的影响。

    本期观点先导:

    1.应对危机,外贸企业要随时而变、顺势而变、应而不急、变而不乱;

    2.我们把对中国的影响比较大的几个市场的恢复情况做一个排序,第一是欧盟,第二是东盟,第三是美国,第四是日本,第五是印度,第六是非洲

    3.预计第二季度末,70%的行业会迎来海外市场回暖,包括生产设备及工业用原材料及制品行业、医疗及生活必需品行业等;

    4.非生活必需品行业最迟第三季度末恢复正常出口秩序;

    5.近期的医疗和生活必需品行业的需求激增难以为继。

    正确认识疫情带来的影响

    在全球化疫情面前,外贸企业要调整今年的市场战略,前提是要正确认识疫情。面对危机,我们既反对不作为,也反对乱作为,要做到随机应变

    随机应变怎么定义?可以用4个词来概括:随时而变、顺势而为、应而不急,变而不乱。

    01、对中国影响比较大的经济体分析

    美国

    由于担忧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衰退,美股3月9日、12日、16日以及18日连续4次出现熔断,股市暴跌。为此,美国出台了很多政策,比如美联储推出无限QE,财政部出台2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等。

    这些措施打断了经济危机的传导力量,一方面这些措施可以防止中小微企业大面积倒闭,从而防止失业率不断上升;另一方面是为了补贴低收入群体。根据美国的这些举措,我们可以预计,美国可能会有一定时间的停工停产,但如果处理得当,仍然可以平稳过渡。

    根据目前美国市场的情况,可以推断大概率不会发生经济危机,可能会有一个短期的低迷。

    欧盟

    欧盟和美国相比,国民储蓄率较高,大部分国家的社会福利和医疗保障制度也较为完善。虽然欧盟疫情较早爆发,但各国逐渐采取防疫措施,疫情趋于稳定。我们推断欧盟经济会有一个短暂的休克,但疫情带来的冲击与美国相比会小很多。

    由此可以得出预判,欧盟市场将早于美国恢复。

    东盟

    东盟是继欧盟、美国之后的第三大中国出口市场。它和美国、欧盟的差别在于,东盟是典型的半资源半制造型经济体,其优势就是抗风险性强,可以实现自产自销。所以,东盟在经济上不会出太大问题,一旦他们的经济恢复,中国对东盟的出口也会恢复。

    东盟面临最大的问题在于医疗体系比较脆弱,疫情防控程度比较关键。但由于东盟国家受中国文化影响很大,国民储蓄水平较高,易于管理,所以也更容易战胜疫情,恢复市场秩序。

    日本

    日本是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和出口目的地。日本的疫情在早期较为严重,但目前已得到有效控制。

    日本政府近日宣布多个城市进入紧急状态,还敲定了价值108万亿日元(相当于日本经济产出20%)的刺激计划,以缓解疫情对本国的影响。日本贸易的恢复时间可能较长,但在这期间,日本的经济不会完全停摆。

    印度和非洲

    印度是一个分化较为严重的国家,受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在疫情防控方面无法做到上行下效,同时印度的医疗卫生水平也比较差,导致这个国家的疫情爆发风险很高。

    非洲类似,不论产业还是资源都不足,医疗卫生水平也比较差。

    拉美

    拉美多为发展中国家,其中较为发达的国家如巴西墨西哥等社会组织结构松散,疫情防控是个不小的挑战,但拉美地区在中国的对外贸易出口额中占比较低,即使疫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也不会对中国的外贸出口额产生太大影响。

    总结一下:

    我们把对中国的影响比较大的几个市场的恢复情况做一个排序,第一是欧盟,第二是东盟,第三是美国,第四是日本,第五是印度,第六是非洲。

    02、各经济体恢复情况预判


    根据2019年中国对各国出口额分析,美国、欧盟、东盟这三大市场占中国出口额的比值接近50%(其中包含通过香港转口贸易)。

    2019年的中美贸易摩擦已经造成外贸行业的信心动摇,这次疫情带来的三大主要市场暂时停摆,更是打击了市场的信心。

    那么,他们这种情况会持续多久,影响会多大呢?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的是,非洲、中东、印度、拉美这些地区受疫情影响恢复比较缓慢,而这些地区的出口占到全球出口的25%左右,即使抛开这部分地区带来的暂时性损失,另外的75%是较快能够恢复的。

    那么,恢复的周期需要多久?

    2~3个月。在未来2~3个月里面,全球市场会逐渐恢复。首先是占我国出口额25%的欧盟率先恢复,其次是东盟、美国逐渐复苏;之后,其他国家也逐渐恢复到7成以上的水平。这是对于整体外部环境的判断。

    当我们有了这样一个认识之后,可以发现,外贸企业的困难期就是未来的2~3个月,即第二季度,最快可能在5月中下旬就逐渐开始恢复。

    即使中美之间还存在对抗,导致经济恢复时间延后,也不会影响欧盟和东盟市场的依次恢复,全球经济仍会在6月中下旬逐渐回暖。

    这两个预测的回暖峰值有所区别。如果是向好的预测,全球市场可能恢复7到8成;即使不那么乐观,市场也会在二季度过后恢复5到6成。

    总结一下:

    短期,也就是两三个月内,我们会面临全球市场停摆的问题,但是撑过这两个月后,或将迎来出口市场回暖。

    故此,外贸企业不需要太焦虑,而是要趁这个时间修炼内功,做好线上营销布局。

    正确评估疫情对所在行业和企业本身的冲击

    01、外贸行业分析


    ① 生产设备及工业用原材料及制品行业

    我们先对中国的出口构成做一个拆分。第一类是生产资料和设备,它包含了机械、机电通讯和车辆,占出口总额的37.45%;第二类是生活非必需品及原料,包含了家具及日常用品、纺织、个人消费电子、家电等,占出口总额的29.54%,第三类是工业用原料和制品,包括金属制品、化工、橡塑、建材等,占出口总额的22.02%。另外还有医疗及生活必需品,这两大类加起来占出口总额不到10%。

    其中,生产资料和设备和工业原料这两大类加起来占比有59.47%。对于这两大类行业来说,他们会受到影响,但它们受到的影响是可控的。

    有三个原因:

    A.对这些行业来说,本身成单周期较长,两个月的延误时间对于交易影响较小

    B.疫情过后第一波恢复的一定是工业,当工厂秩序逐步恢复之后,机电设备、原材料等需求也就随之上涨了;

    C.做这些行业的公司一般都有一定的规模,公司体量较大,他们的抗风险能力也会比较强。

    ② 医疗及生活必需品行业

    医疗及生活必需品这些行业可以说是近期的热点行业,一方面是防疫物资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能够满足国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这段时期该类商品在市场上声量较大,但其实它们在出口市场上的占比加起来不到10%,并且这些需求不会有很大的增长。

    比如生活必需品行业,包含了食品、卫生用纸、日化等,占出口额不到5%,之所以呈现短期需求激增是因为疫情初期引发抢购潮,一旦基本需求满足或情绪平定,未来不会再出现大幅的需求增长。

    再说另一个热点行业——医疗设备。如果企业本身就是做医疗行业的,可以通过快速扩大产能,快速出口。但如果是从其他行业临时转产,此时会面临难以获取的资质,及国外医疗物资严苛的准入门槛。大量无法获得FDACE认证的医疗物资,即使扩大产能最终也只能销往两处,一是已趋于饱和的国内市场,另一个则是准入较低的非洲或拉美等市场。

    到这里大家可以发现,医疗和生活必需品行业的这个热点,看似需求高涨实则充满风险。

    ③ 非生活必需品及原料行业

    非生活必需品及原料行业占出口总额的29.54%。什么叫非必需品?比如手机、电脑,家具、奢侈品等用来改善生活条件的商品。

    在疫情期间,这部分行业受损失较大,要想恢复正常生产,首先要等消费需求的恢复,而消费需求的恢复则要等到大家走出危机之时。如果疫情6、7月份开始消退,即使工厂恢复生产,但消费还没有完全恢复。从目前中国复工复产的情况来看,现在的消费市场还没有恢复如常,相较于国外疫情的严重情况,就更是这样了。

    所以,非生活必需品行业大概要等到三季度末才会恢复,即9、10月份左右。

    02、如何认知自己所在行业的情况?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行业内的恐慌情绪大多和非生活必需品行业有关。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是,这30%的非生活必需品行业里面,有一部分是生产型企业,还有一部分是贸易公司。

    就这两种模式来说,生产型企业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而贸易公司则不堪此役。目前新闻上出现的外贸企业倒闭,大多都是贸易公司。

    总结一下:

    首先要清醒认知自己所在行业的情况,我们会发现70%的企业不用慌,即生产设备及工业用原材料及制品行业、医疗及生活必需品行业。

    剩下30%的企业则要做好打算,因为他们面对疫情需要坚持更长时间。对于这些企业,我们的建议是,实力不强的企业可以考虑转型做内贸,有实力的企业则要趁这段时间修炼内功,提升营销能力和抗风险水平,在这个阶段维护好老客户,等待疫情过后的需求爆发。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34483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
    • 邦友839435

      我们是做机械设备的,趁着几个月的时间修炼好内功,加油!

      2020-04-15
    • 从头越

      高瞻远瞩的好文章!

      202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