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近3个月连续贬值后,央行终于出手,时隔近一年重新对远期售汇业务征收20%风险准备金。在央行出手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的消息公布后,市场立刻反弹: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从日间收盘价的6.8620飙升至最高的6.8226,升值近400个基点。随后,人民币汇率企稳,并在2017年1月进入升值通道。

8月3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决定自2018年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消息公布后,市场立刻反弹,即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至6.82,离岸人民币飙升至6.84,升值500多点。

面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近3个月连续贬值后,央行终于出手,时隔近一年重新对远期售汇业务征收20%风险准备金。

8月3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在官网发布消息称,为防范宏观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8年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

在央行出手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的消息公布后,市场立刻反弹: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从日间收盘价的6.8620飙升至最高的6.8226,升值近400个基点。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从6.89一线飙升至6.84一线,升值500个基点。

央行出手效果显而易见。

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的说,此政策意味着从8月6日起,假设某银行上月远期售汇签约额为100亿美元,则这个月需要向央行缴纳20亿美元的准备金,一年后央行会原封不动还给银行,不过没有利息。

征收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三年前就有了

也被称之为中国版“托宾税”。

2015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的“8·11”新汇改以来,这一政策工具一共经历过三轮调整使用:

第一次变化,在人民币出现大幅贬值后,央行发布《关于加强远期售汇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在2015年8月底出手,要求自2015年10月15日起,开展代客远期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含财务公司)向央行缴纳外汇风险准备金,准备金率暂定为20%,冻结期为一年,利率暂定为零,央行将按月对银行进行考核。

随后,人民币汇率企稳,并在2017年1月进入升值通道。

第二次变化,在经过2015年和2016年的大幅贬值后,进入2017年在央行引入逆周期因子后,人民币汇率在去年三季度走高,随着贬值预期的消散,央行在去年9月出手调整实施了近两年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自去年9月11日起,将外汇风险准备金调整为零。随后在2018年1月取消了逆周期因子

随后,人民币汇率企稳,在2017年12月再次进入贬值通道。

第三次变化,就是本次,为应对市场有较强的贬值顺周期行为,再次将风险准备金率调升至20%。本次调整之后,最直观的作用就是可以显著增加远期售汇方向业务的成本,增加做空成本,对于人民币贬值预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为何央行要时隔一年后再次调整?

这一政策最初主要是为了杜绝跨市场资金套利的情况,即企业在境内做远期购汇,然后跑到香港结汇,在贬值预期下,套利空间可观,而这一出手的背景,略有不同。

央行发布的原话是这样的:

“ 今年以来,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贬有升,弹性明显增强,市场预期基本稳定,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供求也大体平衡。近期受贸易摩擦和国际汇市变化等因素影响外汇市场出现了一些顺周期波动的迹象。” 

主要就是应对贸易战的冲击。

和之前不同的是,现在境内外人民币汇率的价差并不严重,重新征收外汇风险准备金,应该是考虑到在最近走低的背景下,即期汇率很容易受到非理性贬值预期的影响,外贸企业可能会处于恐慌心理到银行利用远期结售汇套期保值,而现在开始要征收准备金,我们也会相应提高这类业务的成本,肯定会抑制部分客户对远期购汇的需求

再次,资本净流入在年中股市发生较大波动后有所放缓,虽然SWAP掉期快速回落弥补了一部分外资的损失,但考虑到跨境资本流动的整体均衡,仍有汇率企稳的必要,避免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显现期间形成资本外流式的内外风险联动。在此次调整后,未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年内“破7”的概率进一步降低,人民币企稳近在眼前。

总结下来,就是两点:

抑制大家去疯狂购汇美元!

防止资本外流风险!

央行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外汇市场监测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逆周期调节,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最后这段是重点。

再不行,逆周期因子要重出江湖了!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5764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
服务介绍
邦阅官方信息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