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是外贸人的江湖。
有人静默如水、有人活跃如火、有人只潜水不冒头,也有人一发言就是报价、跟单、发货、催款、海外度假一条龙。
如果你混过一段时间外贸圈子,你一定见过几种典型的外贸人,有的让人佩服,有的让人破防,有的像极了过去的自己。
今天,就来聊聊“外贸群里最常见的几种外贸员”,看看你是哪一种,又被哪一种支配过。
卷王型

这类人是群里最令人焦虑的存在。
在群里其实话不多,但每次一发言,不是今天出了两柜,就是昨天签了PO,不然就是下周飞去迪拜谈客户。
你刷到他朋友圈的时间通常是晚上十点,他刚发完一条状态:“凌晨提货走空运,客户说我们太靠谱了!”
你一边关掉手机一边陷入沉默,开始怀疑人生。
这种人最让人服的,是那种永远在线的状态感。
你一边感叹效率惊人,一边觉得自己像在手动挡里拼命踩离合,怎么都跟不上。
他们总是有一种天然的“主角光环”。
你说:“我有个客户想试单。”他接话:“我们从来不接试单。”
你说:“我做的是中低端市场。”他抿一口咖啡:“我们只做高端定制。”
你对他又爱又恨,但其实也想成为这样的人。
看到他凌晨三点还在发“刚谈完欧洲客户,很看好我们新产品”,你又觉得好像卷也卷不过他,还不如早点睡。
哲学型

这类人,他们话不多,但一开口就语出惊人。
比如别人讨论哪个国家下单快,他突然来一句:“关键不是哪个国家快,而是你能不能构建自己的流量闭环。”
又比如你正焦虑中东客户报价用FOB还是CIF,他已经在讨论“信任成本”和“分销结构的稳定性”。
有时候你会分不清他到底是做了十年的老外贸,还是刚入行三个月的新锐咨询师。
但你总有种感觉,他脑子里装的不是客户列表,而是全球供应链结构图,也许他正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你看他发的朋友圈文案写着:“我们做的不是产品,而是信任。”
而你正因为客户已读不回一晚上没睡好。
你想不想听他的哲学?说实话,听不懂。
听完之后,一种叫“我是不是走错赛道了”的思考,就会在脑子里盘旋一晚上。
工具控型

他们是群里的效率天才。
擅长用Hermit AI写开发信和优化产品标题、用设计软件画图发EDM主图。
群里一提起问题,他们不急着答话,而是默默甩出一个链接:“我这有个模版,要不要试试看?”
他们是人形工具箱,效率狂魔,似乎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标准化、流程化、模板化。
你羡慕,也焦虑,但最常做的动作是在心里无声地奉上“大佬”两个字后,默默收藏了他发的工具链接。
情绪型

他们是群里最鲜活、最真实、也最需要被安慰的一类人。
上午10点:“客户回我了!他说报价很合理!”
中午12点:“怎么又不回了,他不会是在试单吧?!”
下午3点:“他看了我信息但是没回,他是不是不要了……”
晚上9点:“啊啊啊客户说今天太忙了忘回了……我是不是太玻璃心了……”
你觉得她太敏感,但又不得不佩服她的真诚投入。
哪怕客户提的条件再奇葩,她也总是愿意试着跟进,改模版、报方案。
你以为她会因此被吃定,但她就是能做出复购、做出回头客,让人信赖。
老江湖型

这类人往往不显山不露水,但一旦你问了关键问题,他们就会出手。
他们不是那种喜欢高谈阔论的人,但你说出口的问题,他基本都遇到过。
而且不会讲太多道理,直接告诉你一句话该怎么写,PI该怎么签,报关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坑。
他们不是万能,但常有解药。
最重要的是,他们不会让你觉得“自己好蠢”,而是让你觉得“终于有人懂”。
这种人,是你最想私聊、最想请教、最想在展会现场遇到的存在。
你也总幻想,有一天你能成为这样的老江湖。

外贸群里的江湖,像一面镜子。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条路上反复切换角色:
被卷过,也曾卷人;焦虑过,也曾给予别人安慰;工具不会用的时候向人请教,做久了也会成别人的“老江湖”。
外贸,是一条孤独的路,但也是一条有人一起走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