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线运价在经历了连续三周的大涨后,出现回落:

自5月12日以来,班轮公司逐步调整美线运力,缓解了关税缓和初期美线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

马士基近期宣布,推出从中国东部经东北亚地区至美国西海岸的TP9航线。在此之前,中联航运、以星航运等多家班轮公司纷纷复航中美航线。受运力恢复影响,美线集运运价冲高回落。

宁波航运交易所NCFI指数显示,美西航线运价指数报2231点,较5月24日至5月30日当周的3585.2点,下滑37.7%;环比上周降幅也超三成。整体运价水平仍高于今年2-3月份。

盐田国际表示,“中美在关税问题上达成阶段性协议后,我们明显感受到市场信心在快速恢复,市场反馈美线的主要客户都已经恢复出货、加快订舱,他们能明显感受到最近交到码头的出口集装箱越来越多,挂靠我们盐田国际美线的船舶也越来越频密,相信接下来对美出口将持续升温。”


欧洲航线运价单周上涨16.4%:

与美西航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海至鹿特丹航线最低运价从2135美元/FEU涨至2937美元/FEU。

SCFI数据亦反映出类似趋势。6月13日,上海至欧洲航线运价上涨177美元至1844美元/TEU,涨幅达10.6%;但地中海航线运价下跌112美元,报3190美元/TEU,跌幅为3.4%。

究其深层原因,表现在运力和地缘两个原因:

运力抽调:

部分船舶被调往北美航线,导致欧线运力阶段性紧张。

地缘风险:

以色列袭击伊朗事件虽未直接影响中东航线,但市场担忧情绪推高欧线运价。中信期货预测,7月上旬或出现下半年运价高点。


近期美线海运市场波澜起伏:

一方面,前期中美关税互降,激发大量订单出货,需求猛增而运力恢复滞后,5月以来舱位紧张,运价随之跳涨,5月底美西、美东航线运价较月初显著调高。

但另一方面,6月13日当周,上海航运所数据显示美线运输需求稳定,运力供给增加,舱位紧张缓解,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大幅下跌。

这种波动源于多种因素。此前关税政策使市场观望情绪浓厚,需求积压,政策调整后集中释放;同时,船公司前期运力调配策略,使得运力恢复存在时滞。而当下运价回落,是船公司加大运力投入的结果。

未来美国部分进口商提前执行订单,或使舱位在未来几周再度趋紧。但如果船公司持续增加运力,供需有望进一步平衡,抑制运价上涨。不过,中东地缘政治风险导致原油价格波动,若传导至海运成本,又可能影响美线运价。总体而言,美线海运市场后续走势仍充满变数 。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89616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