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I认证证书申请要求印前:评估印前文件处理、色彩管理、打样能力等
一、评分结构:四级评估体系
GMI认证评分采用“四大生产类别+五大评估标准”的矩阵式结构,总得分由子项目加总得出:
1.四大生产类别
印前:评估印前文件处理、色彩管理、打样能力等。
制版:考察印版耐印力、清晰度、耐磨性及抗化学腐蚀性。
印刷:检验色彩还原性、分辨率、网点质量、印刷稳定性及一致性。
印后加工:评估后道工序设备性能(如过油磨光、裱纸、啤机、粘盒等)及成品质量。
2.五大评估标准
程序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文件的完整性、准确性和规范性。
维护:设备、机器及工具的维护保养记录及运行状态。
操作能力:操作人员技能水平、操作规范性和安全意识。
设备性能:印刷设备精度、稳定性及检测设备(如分光光度计、分光密度计)的符合性。
培训:员工培训内容、效果及持续改进机制。
二、核心评分维度:从技术到管理的全链条覆盖
1.技术能力
纸张质量:厚度、重量、白度、光泽度、抗张强度和耐破度等指标。
色彩管理:使用标准色彩管理系统和优质油墨,确保色彩还原性和准确性。
网点质量:分辨率和网点清晰度,避免色差、重影、模糊等问题。
印版质量:耐印力、清晰度、耐磨性和抗化学腐蚀性。
2.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需符合ISO 9001标准,覆盖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成品检验等全链条。
环境管理体系:需符合ISO 14001标准,减少废弃物排放和能源消耗,使用环保型油墨、溶剂和纸张。
社会责任管理:遵守劳工法规,保障员工权益,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3.设备与人员
设备要求:印刷设备需具备高精度、高稳定性,并配备先进的印前处理、制版、印刷和印后加工设备。
人员培训:操作人员需通过GMI认证培训,熟悉标准要求和操作规范,具备问题解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