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的各位卖家朋友们,注意了!欧盟电池新规的合规大限即将到来,TikTok Shop 已经明确划定了最后的合规红线——所有在欧盟市场销售电池或含电池产品的卖家,必须在 2025 年 8 月 18 日前 完成欧盟 EPR 电池法注册并提交注册编号,否则将面临商品下架甚至店铺封禁的严重后果。时间紧迫,合规不容忽视,这篇文章将为您详细解读政策背景、核心要求,并提供官方操作指南,助您从容应对这场合规风暴。

一、政策背景:欧盟电池法规升级与平台协同监管

欧盟近年来对电池产品的环保监管日趋严格。2025 年 3 月,欧盟委员会正式通过《电池废物管理新规》,将碱性电池统一列为危险废物,并新增锂基电池专属危险代码,这一修订直接影响跨境卖家包装、运输及回收流程。与此同时,欧盟电池数字护照计划于 2025 年 7 月进入试行阶段,要求电池全生命周期数据上链,进一步强化供应链追溯。

面对欧盟法规的升级,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响应监管要求。TikTok Shop 于 2025 年 7 月 8 日至 11 日密集发布合规指南,要求所有向欧盟销售电池或含电池产品的卖家,必须在 2025 年 8 月 18 日前完成欧盟 EPR 电池法注册,并通过平台“电池资质中心”提交注册编号。这一要求与亚马逊TEMU 等平台形成监管合围,未合规商品将面临强制下架及店铺封禁风险。

TikTok Shop 此举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主流电商平台响应欧盟法规的统一步伐。亚马逊早在 2023 年 7 月就已向其欧盟卖家发出了几乎完全一致的要求:所有在欧盟销售独立电池或内置电池的商品,必须在 2025 年 8 月 18 日前完成 EPR 注册并提交注册号,否则同样面临停售风险。两大电商巨头步调一致,根源在于欧盟法规本身的强制力及其执法传统。欧盟在环保、产品安全等领域的监管素以严格著称,对违规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一旦发现不符合法规的商品,欧盟监管机构会迅速采取下架、召回等强制措施。违规者不仅面临商品下架损失,还可能被追溯责任,承担高昂的回收处理费用,并可能被处以巨额罚款(罚款金额通常基于销售额计算,可达可观比例)。因此,卖家必须严肃对待合规要求,仔细研读具体要求,确保对产品的安全标准、合规证明(如 CE 认证等)以及后续的市场监督流程有清晰准确地理解,避免因认知偏差导致不合规。

合规是跨境电商不可逆转的基石。TikTok Shop 和亚马逊等平台的严正通告,以及全球范围内不断涌现的封店、巨额罚款乃至刑事处罚案例,都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度调整的当下,合规是跨境电商不可逆转的基石。全球跨境电商的下半场竞争,合规能力本身就是核心竞争力。唯有主动拥抱规则,将合规内化为发展动力,才能赢得市场信任,实现可持续的全球化经营。欧盟电池新规的考验,只是这场漫长合规征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二、核心要求:电池法注册与多维度合规义务

(一)生产者责任认定与分国家注册

根据《欧盟电池法规》,以下情形的卖家将被视为“电池生产者”,需强制履行合规义务:

设立于欧盟成员国,并以自身企业名称或自有商标在该成员国境内销售电池或含电池产品:例如,一家在德国注册的公司,以自有品牌销售电池产品,即需在德国完成 EPR 注册。

设立于欧盟成员国,并在该成员国境内销售未标明制造商名称或商标的电池或含电池产品:即销售白牌电池或含电池产品,也需要注册。

设立于欧盟成员国,且首次出于商业目的从其他成员国或非成员国向该国供应电池或含电池产品:即首次进口电池产品到欧盟某成员国销售。

设立于欧盟成员国或第三国,且通过远程销售的方式直接向终端用户销售电池或含电池产品(无论终端用户是否其他欧盟成员国的个人家庭用户):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远程销售”被重点提及——即便是中国本土企业,只要通过 TikTok Shop 向欧盟个人消费者发货,就必须完成目标市场的 EPR 注册。

生产者标准:符合以下任一条件即需注册 EPR:

设立于欧盟成员国,并以自身企业名称或自有商标在该成员国境内销售电池或含电池产品;

设立于欧盟成员国,并在该成员国境内销售未标明制造商名称或商标的电池或含电池产品;

设立于欧盟成员国,且首次出于商业目的从其他成员国或非成员国向该国供应电池或含电池产品;

设立于欧盟成员国或第三国,且通过远程销售的方式直接向终端用户销售电池或含电池产品(无论终端用户是否其他欧盟成员国的个人家庭用户)。

分国家独立注册:卖家需针对每个销售国单独完成注册。德国要求按品牌分别注册(例如,某卖家在德国销售 3 个自有品牌的电池产品,需分别为每个品牌申请 EPR 编号)。这意味着如果卖家在德国销售多个品牌,每个品牌都需要单独注册,获取各自的 EPR 编号。

(二)非生产者的合规义务

分销商或零售商需向上游供应商索要所有销售国的 EPR 编号,并通过“电池资质中心”提交至平台。若供应商未注册,分销商需自行承担注册责任。也就是说,即使是分销商或零售商,也必须确保所售产品拥有合规的 EPR 编号,否则需要自行完成注册。

(三)叠加合规要求

电池产品需标注 CE 标志、WEEE 回收符号及成分信息,锂电池需提供 UN38.3 测试报告。多类目协同:若商品涉及包装或电子电气设备,需同步完成包装法、WEEE 注册,避免连锁风险。简单来说,如果您的产品同时属于电池类和电子电气设备类,则需要同时满足电池法和 WEEE 法规的要求,分别完成注册,两者不能相互替代。

三、哪些产品属于“电池”范畴?

很多卖家误以为只有独立电池才需合规,实则法规覆盖范围极广。根据《欧盟电池法规》,“电池”是指通过直接化学反应生成电能的装置,包括内置或外置储能电池、含一个或多个电芯的一次性或可充电电池,以及二手翻新电池、改造电池和再制造电池。下表列出了属于生产者延伸责任(EPR)注册范畴的电池类型,但请注意,具体电池合规要求可能因国家而异,需要核查相关国家当地法规。

常见需要合规的产品包括:

独立电池:如 AA、AAA 电池,纽扣电池等。内置电池的电子产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蓝牙耳机、智能手表、电动工具等。含电池组件的设备:如电动玩具、智能家居设备、电动牙刷等。充电宝、移动电源:内置锂电池的产品。翻新电池和改造电池:包括二手翻新电池、再制造电池等。

卖家需要特别注意,即使产品并非直接销售电池,但只要含有电池组件,都可能被纳入合规范围。例如,蓝牙耳机、智能手表等内置电池的电子产品,也必须完成电池法的合规。

四、官方操作指南:如何完成合规注册

第一步:明确身份,判断是否需要注册

根据上述生产者认定标准,首先判断您的业务模式是否属于电池生产者。如果是,您需要在目标销售国完成 EPR 注册;如果不是生产者,则需要向上游供应商索要 EPR 编号。

第二步:完成 EPR 注册

生产者身份卖家:需要在各相关欧盟国家完成 EPR 注册。不同国家需分别注册,且德国要求按品牌分别注册。建议至少提前 3 个月启动注册流程,因为注册耗时约 2-3 个月。注册流程如下:

联系相关主管部门或生产者责任组织(PRO):每个欧盟国家都有相应的政府注册平台或生产者责任组织负责电池 EPR 注册。卖家需要联系相关机构进行申请。

准备注册材料:通常需要提供公司注册信息、产品信息、电池成分信息等。具体材料要求因国家而异。完成注册并获取注册编号:完成注册后,您将获得一个 EPR 注册编号,这是产品在欧盟市场合法流通的“通行证”。非生产者身份卖家:需要向上游供应商索要所有销售国的 EPR 编号。如果供应商未注册,您需要自行完成注册。具体步骤如下:向供应商索要 EPR 编号:要求供应商提供所有目标销售国的 EPR 注册编号。验证编号有效性:确保供应商提供的编号真实有效,可以通过相关政府平台或 PRO 官网查询。自行注册(如需):如果供应商无法提供编号,您需要自行完成注册,流程同生产者。

第三步:提交 EPR 注册编号至 TikTok Shop

TikTok Shop 将于 7 月份推出“电池资质中心”工具,卖家可以利用该工具提交注册编号。具体操作如下:

登录 TikTok Shop 卖家中心:在卖家中心页面找到“电池资质中心”入口。上传注册编号:在“电池资质中心”中上传您获取的 EPR 注册编号及相关证明文件。等待审核:平台将对提交的信息进行审核,请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时间节点:建议生产者在 7 月中旬“电池资质中心”工具上线之前,提前完成各相关市场的 EPR 注册,以便在 2025 年 8 月 18 日截止日期前顺利提交注册编号。距离 8 月 18 日大限仅剩有限时间,卖家需立即行动,梳理流程、准备材料,确保按时完成合规动作。

第四步:持续合规与后续义务

完成注册并提交编号只是第一步,卖家还需要履行后续的合规义务:

定期申报电池销售量及成分信息:完成注册后,卖家必须定期申报在各欧盟国家销售或投放市场的电池数量。部分国家还会要求提供电池的成分或重量等详细信息。

缴纳生态环保费:卖家必须根据申报的数量缴纳生态环保费,用于支持废弃电池的管理工作。不同国家的收费标准可能不同。建议咨询专业顾问或相关生产者责任组织(PRO),了解各国具体的申报及缴费要求。

注意事项

各国时效不同:欧盟各国电池法注册时效存在差异,卖家需根据目标市场提前布局,避免因时效延误影响销售。

德国、法国等主要市场:注册流程相对规范,通常需要 2-3 个月完成,建议至少提前 3 个月启动。

西班牙、奥地利等市场:时效略长,约 3 个月左右,跨境销售旺季前需更早规划。

瑞典荷兰等较小市场:尽管市场需求量不及主流市场,但电池法合规标准并无差异,切勿因市场规模较小而放松合规要求。

区分电池法与 WEEE:很多卖家容易混淆“电池法”和 WEEE(电子电气设备法规),但两者完全不同。

欧盟电池法:专门针对含电池的产品,包括内置电池、可替换电池、单独销售的电池等,核心是规范电池的生产、回收和环保要求。

WEEE:针对电子电气设备,如手机、电脑、小家电等,侧重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与电池法分属不同合规范畴。

简单说:含电池的产品需过“电池法”关,若产品同时属于电子电气设备(如电动牙刷),则需同时满足 WEEE 合规,但两者不能相互替代,卖家需分别完成注册。

五、卖家常见误区解析

误区一:只卖少量产品就不需要注册

很多卖家误以为如果只销售少量电池产品,就不需要完成 EPR 注册。实际上,无论销售量多少,只要符合生产者认定标准,就必须完成注册。欧盟法规对生产者责任的认定与销售量无关,只要您以生产者身份在欧盟市场销售电池或含电池产品,就必须履行 EPR 义务。

误区二:电池法与 WEEE 可以相互替代

如前所述,电池法和 WEEE 是两个独立的法规,针对不同的产品类别。有些卖家认为只要完成了 WEEE 注册,就不需要再进行电池法注册,这是错误的。如果您的产品同时属于电池类和电子电气设备类,则需要分别完成两项合规,缺一不可。

误区三:非生产者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非生产者也需要履行合规义务。分销商或零售商必须向上游供应商索要 EPR 编号,并通过“电池资质中心”提交至平台。如果供应商无法提供编号,非生产者需要自行承担注册责任。切勿忽视这一环节,否则您的商品仍将面临下架风险。

误区四:德国只需注册一个 EPR 编号

德国对电池 EPR 注册有特殊要求,生产者必须针对其制造、进口或分销的不同电池品牌分别进行注册。例如,某卖家在德国销售 3 个自有品牌的电池产品,需分别为每个品牌申请 EPR 编号。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否则您的部分产品可能因缺少对应品牌的注册编号而无法合规。

六、合规倒计时,卖家如何应对?

距离 2025 年 8 月 18 日大限仅剩有限时间,卖家需立即行动,梳理流程、准备材料,确保按时完成合规动作。以下是一些建议:

立即评估自身业务:明确您是否属于电池生产者,确定目标销售国别,并列出需要注册的市场清单。联系专业服务商:如果您对注册流程不熟悉,建议联系专业的 EPR 服务商如商易跨境咨询协助完成注册。服务商可以提供从材料准备到提交的全流程支持。提前完成注册:鉴于注册流程可能耗时 2-3 个月,建议尽早启动注册,避免临近截止日期时因时间不足而无法完成。准备合规文件:确保您的产品符合标签与认证要求,包括 CE 标志、WEEE 回收符号及成分信息,锂电池需提供 UN38.3 测试报告。关注平台动态:TikTok Shop 将于 7 月份推出“电池资质中心”工具,请密切关注平台通知,及时提交注册编号。与供应商沟通:如果您是分销商或零售商,立即与上游供应商沟通,索要 EPR 编号。如供应商无法提供,需尽早自行完成注册。

合规是跨境电商不可逆转的基石。欧盟电池新规的考验,只是跨境电商合规征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主动拥抱规则,将合规内化为发展动力,才能赢得市场信任,实现可持续的全球化经营。希望本文的详细解读和操作指南,能帮助各位卖家顺利度过合规大限,继续在欧盟市场稳健发展!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92277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