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十四五” 规划收官之际,海关总署在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展示了海关在促进贸易便利化、提升监管效能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为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基础。
1、简化通关流程
精简流程,让企业“快进出”。通过“先查验后装运”“7×24小时预约通关”等措施,拼箱货物重复装卸次数减少50%,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压缩至分钟级,企业物流成本和等待时间双双下降
2、创新监管模式
通过创新监管模式,提升跨境物流效率。以粤港澳大湾区“一港通”监管模式为例,货物在港口的转运时间从过去的5-7天锐减至2-3天。此外,公铁海空“多式联运”监管模式的推行,实现了全程物流“一次申报”“一单贯通”,让货物运输更加高效有序。
3、强化互联互通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对接30个部门,上线964项服务,注册用户突破1100万家,日均业务2600万票,实现报关、退税、金融等全链条“一网通办”;并与15个国家(地区)实现系统互联、信息互换。
4、新业态培育新动能
综合保税区保税维修产品目录扩容,2025年1-7月相关业务进出口增长8.7%;跨境电商海外仓备案制度取消,实行“离境即退税、销售后再核算”,推动行业平稳增长。绿色贸易领域,探索电子认证跨境互认,支持带电货物航空运输,助力新能源产品出口占比提升至18%。
5、细化惠企服务
加大对AEO企业即“高资信”企业的联合激励,3000余家AEO高资信企业享受境内外快速通关、银行融资、出口信保等联合激励;中国与57国实现AEO互认,为企业“走出去”铺就畅通之路。
“十四五”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已从“破局”走向“深耕”,从“试点”迈向“常态”。它不仅是中国应对外部挑战的“稳定器”,更是推动高水平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器”。随着智慧海关建设深化与RCEP等区域协定深入实施,中国跨境贸易便利化必将迈向更高水平,为全球贸易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方案”。
文案丨人民网、中国发展网、东方财富网等
图片丨pexels
平台支持丨EnrolCh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