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MSDS物质安全数据表是什么测试?
MSDS物质安全数据表是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的中文全称,简称MSDS。MSDS物质安全数据表是化学品生产商和进口商用来阐明化学品的理化特性(如PH值,闪点,易燃度,反应活性等)、对使用者的健康产生的危害(如致癌,致畸等)、环境危害、以及安全使用、泄漏应急救护处置、法律法规等方面信息的综合性文件,是一份传递化学品危害信息的重要文件。MSDS物质安全数据表是化学品生产或销售企业按法律要求向客户提供的有关化学品特征的一份综合性法律文件。
MSDS物质安全数据表是有机化学品生产制造或市场销售公司按法律法规规定向顾客出示的相关化工品特点的一份综合型法律文件。MSDS物质安全数据表出示化工品的物理化学主要参数、爆燃特性、对身心健康的伤害、安全性应用存储、泄露处理、紧急措施及其相关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十六项內容。MSDS物质安全数据表可由生产商依照有关标准自主撰写。但以便确保汇报的规范化,可向技术组织申请办理定编。
MSDS物质安全数据表的第5项内容:消防措施
MSDS物质安全数据表第5项的内容要求:
适用的灭火剂(如二氧化碳、干砂)。
火灾可能产生的危险物质(如燃烧释放硫化氢)。
消防员防护设备建议。
MSDS物质安全数据表第5项的关键点:
特殊灭火需求:例如金属钠着火需用干砂灭火,严禁用水或泡沫。
分解产物警告:如聚氯乙烯燃烧会产生氯化氢和光气。
MSDS物质安全数据表第5项的案例:某仓库因未按MSDS要求隔离硝酸铵与有机物,火灾时剧烈爆炸,消防员按MSDS使用雾状水降温避免更大灾难。
MSDS物质安全数据表的第6部分内容——泄漏应急处理
MSDS物质安全数据表第6项应包括以下信息:
一一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环境保护措施。
一一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如果和第13部分不同,列明恢复、中和和清除方法)。
一一提供防止发生次生危害的预防措施。
二、MSDS推荐哪里做?
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推荐哪里做?
目前,国内不少化学品生产企业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来编制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1、抄袭国外大公司相同产品的MSDS;
2、通过购买少量国外相同产品,从而获得卖方提供MSDS,然后把它改成自己产品的MSDS(实际上,即使不购买卖方的产品,只要索取,一般外国公司均会提供他们产品的MSDS)。
第一种方法可能存在两个问题:
1、相似化学品的毒性数据(LD50)可能相差很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也不一样;
2、如果网上的MSDS(SDS)是数年以前公布的,那么相应的数据或法规就很有可能已更新。
第二种方法存在的问题:
如果产品为混合物,一般说来,很难在国外找到完全相同产品的企业。就算有,卖方产品的有关法律条文不一定符合买方所在国的要求。
总之MSDS推荐哪里做?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不需要官方授权编制,可以由工厂自行编制。如果工厂之前没有编制过MSDS且暂时缺乏可以规范编制MSDS的技术人员,为了确保MSDS的质量,建议向专业机构申请编制。
三、MSDS翻译的基本物理和化学特性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中,本表列出了各项基本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及安全特征。对本表所列的每一项特性,都应视情况说明要求的相关信息,例如简要说明、数值、单位、条件(例如温度和压强)、方法。
如某些特性或安全特征(根据“说明/指导”列的相应适用性信息)不适用,仍应列于安全数据单上,同时附上“不适用”一语。

如某些特性或安全特征没有相关信息,仍应列于安全数据单上,同时说明“无信息”。建议酌情对无可用数据的原因作简短说明,例如“熔化”、“分解”、“溶解”等。
特性 | 说明/指导 |
物理状态 | -- 一般为标准条件下 -- 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定义见GHS指导文书 |
颜色 | -- 说明所提供物质或混合物的颜色 -- 如用一份安全数据单涵盖某种混合物不同颜色的若干变异体,可用“多色”表述颜色 |
气味 | -- 如气味广为人知或在文献中有所描述,须对气味作定性描述 -- 如有可用数据,说明气味阈值 (定性或定量) |
熔点/凝固点 | -- 对气体不适用 -- 标准气压下 -- 如熔点高于测量方法的测量范围,则说明直至多少温度还未观察到熔点 -- 说明分解或升华是在熔化之前还是熔化期间 -- 对蜡状物和糊状物,可说明软化点/范围代替 -- 对混合物,说明技术上是否无法确定熔点/凝固点 |
沸点或初始沸点和沸腾范围 | -- 般为标准气压下(如沸点极高,或未沸腾就发生分解,则说明较低气压下的沸点) -- 如沸点高于测量方法的测量范围,则说明直至多少温度还未观察到沸点 -- 说明分解是在沸腾之前还是沸腾期间 -- 对混合物,说明技术上是否无法确定沸点或沸腾范围;如是,则另说明沸点最低的成分的沸点 |
易燃性 | -- 对气体、液体和固体适用 -- 说明有关物质或混合物是否可燃(能够起火或被火点燃,即便不划为具有易燃性) -- 如有可用信息且适当,可添加进一步信息,例如 ·点燃效果是否不同于普通燃烧(例如爆炸) ·非标准条件下的可燃性 -- 可依照GHS指导文书,根据相应危险分类说明更具体的易燃性信息。 |
上下爆炸极限/易燃极限 | -- 对固体不适用 -- 对易燃液体,至少说明下爆炸极限: ·如闪点约高于-25 摄氏度,在标准温度下可能无法确定上爆炸 极限;这种情况下,建议说明在较高温度下的上爆炸极限 ·如闪点高于+20 摄氏度,则上述情况同时适用于上下爆炸极限 注:世界上一些区域使用“爆炸极限”或“易燃极限”,但意义应当相同。 |
闪点 | -- 对气体、气雾剂和固体不适用 -- 试验方法的有关信息,见第2.6 章,第2.6.4.2 段 对混合物: 如有可用信息,应说明混合物本身的闪点,否则说明闪点最低的物质的闪点,因为它们通常是起主要作用的物质 |
自燃温度 | -- 仅对气体和液体适用 -- 对混合物: -- 如有可用信息,应说明混合物本身的自燃温度,否则说明自燃温度最低的成分的自燃温度 |
分解温度 | -- 适用于自反应物质和混合物,以及有机过氧化物与其他可分解的物质和混合物 -- 标明 ·自加速分解温度,一并说明适用的体积,或 ·起始分解温度 (另见《试验和标准手册》第20.3.3.3 节) -- 说明测出的温度是自加速分解温度还是起始分解温度 -- 如未观察到分解,则说明直至多少温度还未观察到分解,例如“至x 摄氏度/华氏度未观察到分解” |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的第九部分不仅对产品性状的了解十分重要,而且该部分对于GHS危害分类的判定也十分重要,例如:pH值对于“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的判定;闪点对于“易燃液体”的判定;粘度对于“吸入危害”的判定。







































